食通社Foodthink

食通社Foodthink

Skip to content
Menu
  • 全部文章
    • 食物观察
    • 食书食影
    • 节气餐桌
    • 小农故事
    • 前沿食农
  • 加入我们
    • 招聘
    • 联系我们
    • 转载
食物观察Posted on2018年6月19日2019年7月8日

公益组织做生意?入坑之前需三思!

作者 | 黄亚军 食通社说 :最近几年出现了这样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公益组织,无论是做农村扶贫的,环境保护的,甚至支教助学的,都开始转型卖农产品。用NGO的专业术语来说,这叫“生计介入”。 这种转型对…

阅读全文
食物观察Posted on2018年6月11日2019年6月13日

中国农业的“绿时代”与小农户的生态转型

– 食通社说 – 新年伊始,中国的农业似乎又一次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今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将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城乡融合等目标,纳入了全新的制度框架。其中,“小农户”的概…

阅读全文
劳动行Posted on2018年6月2日2019年6月13日

劳动是连接人与人关系最好的纽带 | 食通社 x 溪青农场“劳动行”播报

– 食通社说 – 5月28日,16位“劳友”参加了我们举办的首期“劳动行”活动,跨城20-70公里,来到大兴的溪青农场,在“棚主”王鑫的带领下,干了一天农活:除草,起垄培土、以…

阅读全文
小农故事Posted on2018年5月30日2019年6月13日

自然与陪伴,是我们能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

– 食通社说 – 儿童节快到了。当城里的家长在筹划给孩子买什么礼物,为孩子上什么学校和课外班焦虑时,农村的返乡青年们早就准备好了给孩子一生的礼物:在天地间与自然共同成长。 几年…

阅读全文
食物观察Posted on2018年5月28日2019年6月26日

“新零售”,不为赚钱为什么——台湾学者帝都观察记

食通社作者|万尹亮 台湾逢甲大学公共事务与社会创新研究所助理教授。他在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社会学系取得博士学位,研究消费文化、另类市场、东亚资本主义比较。近年研究食农网络在台湾和大陆的发展,探索生产者和消…

阅读全文
小农故事Posted on2018年5月26日2019年6月26日

一切为了好蛋:白塔家庭农场|小农故事集

小农故事集 Farmers’ Story 认识食物的生产者,了解你的盘中餐

阅读全文
食物观察Posted on2018年5月15日2019年6月25日

谁杀死了柑桔树?

– 食通社说 – 开发地方特色产品,打造“某某之乡”是很多县市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作者黄奕的故乡A市至今仍以柑桔著称,但柑桔种植在短短十几年间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这个故事…

阅读全文
食学讲座Posted on2018年5月10日2019年6月25日

永续消费:无法被电商取代的社会化过程 | “食学社”第一期

– 食通社说 – 在4月19日的首期“食学社”的分享现场,万尹亮教授向大家介绍了“永续消费”的背景,以及台湾不同形态的另类食农团体。 他指出,消费不单能满足生活的需求和欲望,也…

阅读全文
节气餐桌Posted on2018年5月5日2019年6月26日

立夏:五月枇杷黄似橘

–   这是食通社第055篇原创推送   – 食通社 作者 “一锅师太”侯新渠 自然教育工作者、社区营造研究与实践者。关心人与食物的关系。《谈谈社区营造》作…

阅读全文
节气餐桌Posted on2018年4月20日2019年6月26日

椿芽、藠头和豌豆的故事 | 春天绝不能错过的滋味(下)

–   这是食通社第052篇原创推送   – 食通社 作者 “一锅师太”侯新渠 自然教育工作者、社区营造研究与实践者。关心人与食物的关系。《谈谈社区营造》作…

阅读全文
食物观察Posted on2018年4月13日2019年10月16日

为什么明明有足够多的粮食,却还有八亿人在挨饿?

作者 | 孙天舒 因为只有对“吃”才能保持持久而高亢的兴趣,所以立志将探索“如何更好地吃”作为终身事业。目前从事国际发展援助、可持续农业和鸡丝凉面烹饪研究工作。 人一天两三次感到饥饿——如果不是这样的…

阅读全文
节气餐桌Posted on2018年4月4日2019年6月26日

“一锅师太”的烹饪心诀:因地因时,巴适!

–   这是食通社第047篇推送   – 食通社 作者 侯新渠 自然教育工作者、社区营造研究与实践者。和丈夫、孩子离开北京后,在成都附近的明月村安家,创办乐…

阅读全文
食物观察Posted on2018年3月31日2019年6月25日

物种消失、土壤退化,人类再不看这份报告就晚了!

食通社说 :我们应该不难理解当今世界自然环境的悲剧是如何发生的:在一片公共牧场上,每个使用草场的牧民总想试图扩大自己的牧群:多要一点草地资源,再多要一点——最终,牧场被过度使用、土壤退化、生态崩溃。现…

阅读全文
食物观察Posted on2018年3月29日2019年6月25日

小调查:你家的三餐是何如解决的?

–   这是食通社第045篇推送   – 我们也许都还记得小时候家中食物的味道。一天忙碌之后,菜市场熙熙攘攘,家家户户飘出饭菜的香味。买菜、做饭,人与人,人…

阅读全文
食物观察Posted on2018年3月26日2019年6月26日

你见过凌晨三点的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吗?

在北京居住的人可能多少听说过“新发地”这个地名。做为北京交易规模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发地被称为这个城市“菜篮子”,负责保障北京近八成的食材供应。日前食通君跑了一趟新发地。看到了蔬菜瓜果们是如何以凌…

阅读全文
小农故事Posted on2018年3月12日2019年6月13日

麦田里的改造大师,他把种地变成花式炫技

– 食通社说 – 大多数人们在提及“生态”、“有机”或“自然农法”时,很容易与“顺其自然”甚至“放任”等观念连结。食通君还在一次活动上听消费者说,她以为的安心食物就应该像日本“…

阅读全文
食物观察Posted on2018年3月9日2019年6月13日

从笑柄到风暴眼:小机器大闹加州番茄业

食通社作者齐苗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社区发展专业研究生,关注可持续食物体系重建及替代性食物网络,尤其是消费合作社在国内的发展。她同时也在加州“家庭农场社区联盟”(CAFF)兼职,担任“农场到学校/医院”…

阅读全文
食物观察Posted on2018年3月7日2019年6月13日

北美流行的超市攻略:溜边逛,不要去中间!

– 食通社说 – 做为现代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似乎并不缺吃的。但想要吃得干净、健康,却没那么容易。购买食物是门综合性的学问,要有知识、懂品质、有常识、有生活实践……在超市越来越…

阅读全文
食物观察Posted on2018年2月27日2019年6月13日

蜀道再难也要卖:NGO开办社会企业对抗贫困

– 食通社说 – 扶贫和农村发展,一直以来都是政府部门和公益组织的工作。近年来,政府和NGO开始尝试用协助贫困地区的农民打开销路来“精准扶贫”,把资助、输血型的扶贫模式,调整为…

阅读全文
食物观察Posted on2018年2月12日2019年6月25日

大国里的小农经济:马云做不到的事情,他们做到了!

– 食通社说 – 过去10年,全国陆续出现了很多对接生态小农和消费者的平台,成都的天安生活便是其中一个。网店+实体店+农夫市集的模式,到底是如何形成运作的?希望本文的梳理对同行…

阅读全文

文章导航

Previous Page Page 1 … Page 31 Page 32 Page 33 Page 34 Next Page

食通社是一个可持续食物与农业的知识、信息和写作社区,由一群长期从事农业和食物实践及研究的伙伴们共同发起和管理。我们相信,让消费者了解食物的来源,为生态农业从业者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和社会环境,我们的食物体系才能做到健康、美味、可持续。

Foodthink is a Beijing-based non-profit dedicated to improving communication, knowledge, and expertise sharing around sustainable food systems.

分类

  • 前沿食农
  • 劳动行
  • 小农故事
  • 未分类
  • 联禾计划
  • 节气餐桌
  • 食书食影
  • 食学讲座
  • 食日谈
  • 食物观察
  • 食物课程

联系我们 Contact

Email: zeen@foodthink.cn

微信公众号:

  • 豆瓣
  • 喜马拉雅
  • 新浪微博
  • 小宇宙

其他操作

  • 登录
  • 条目 feed
  • 评论 feed
  • WordPress.org
© Copyright 2017 – 2023食通社 Foodthink
Allium Theme by TemplateLens ⋅ Powered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