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食通社联禾创作计划入选作品《“假肉”驱逐真肉:餐桌,牧民,亚马逊》英文版在澎湃新闻英文媒体平台“第六声”(Sixth Tone)正式发布,较原稿有部分删减。感谢第六声的编辑和广大读者的支持!…
食通社说 3月21日是国际森林日,今年的主题是“森林:食物的宝贵来源”。但在地球另一端,巴西牛肉产业正以摧毁森林、破坏生物多样性为代价继续扩张。面对国际社会要求停止毁林的呼声,大型肉企长期否认其责任,…
一、瓜种“卡脖子” 位于南宁市北的马山县古寨瑶族乡,农民因种植佛手瓜苗而收入大增,去年开始却陷入无瓜可种的困境。 2024年广西发生了多起极端降雨。具体到马山,连续降雨造成上半年涝情严重,佛手瓜都泡烂…
“XX网红营养师推荐的补剂真的有效吗?” 朋友在聚会时悄悄问我。 作为一名美国注册营养师,我早已习惯充当朋友们营养知识的“最后一道防线”——当大流量博主的推荐夹杂着广告,人们需要一个中立的声音来鉴别科…
食通社说 2月16日,食通社就联禾创作计划入选作品《“假肉”驱逐真肉》组织了一场线下分享会,邀请作者和与谈嘉宾围绕进口肉的冲击和传统畜牧业出路等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牧民的草膘牦牛到底是卖得太贵还是…
一、澳洲蛋荒 第一次发现,我吃不起鸡蛋了。 刚刚过去的这个新年,我们一家在澳大利亚悉尼租了一间Airbnb民宿跨年。因为人生地不熟,每天只在连锁大超市采购。 赶上圣诞加新年,我第一次发现,我吃不起超市…
食通社说 春节前,河北承德恋乡农场的90后农民任盈盈受德国联邦农业和食品部邀请,前往柏林参加全球农业和食物论坛(GFFA),参与起草了青年农民立场文件。 2月16日的食通社分享会上,盈盈介绍了立场文件…
今年一月以来,美国因为禽流感导致了大规模的鸡蛋荒。由于鸡蛋短缺,不少超市采取限额购买规定,甚至频繁断货。与此同时,蛋价应声一路飙高。习惯了每天都能吃到便宜鸡蛋的美国人怨声载道。 此情此景似曾相识,毕竟…
一、玉米为什么要喷6遍农药? “我可不敢在外面买玉米吃。”说这句话的时候,老雷笑了笑。我顿时有些郁闷,作为一个城市上班族,在每一个起晚的日子里,煮玉米可是我最爱的早餐。本来采访是把自己放到社会观察者的…
2月4日,泰国渔业部宣布,他们刚刚成功培育出了一种经过基因改造的黑颚罗非鱼(Blackchin tilapia)。这种改造后的四倍体罗非鱼和自然的二倍体罗非鱼交配的后代不能繁殖,政府希望借此减少这种来…
食通社说 1月25日,食通社联禾创作计划资助的《“假肉”驱逐真肉:餐桌,牧民,亚马逊》首发于结绳志,收获了很多关注,感谢广大读者的转发和讨论。 在这篇基于多点田野和采访的长文中,你将读到关于牧区餐食…
春节临近,不仅各大超市的春节BGM陆续解冻,“每逢佳节胖三斤”的节日tag也刷新在各类社交媒体的首页。过去,大家往往会以为过节变胖是因为大鱼大肉。近几年,越来越多研究发现摄入过多糖分是肥胖的主因之一。…
五月底的⼀天,我去农场实习时带上了女儿。 那天分配给我的活是给马厩铲屎。农场主卡尔从⼯具房找铲⼦的时候,找到了⼀套塑料钉耙和铲⼦,是他的孙⼦孙⼥留下的。他把那套钉耙铲⼦递给我⼥⼉,她就认真铲起一坨一坨…
食通社说 面对气候危机,许多人主张以资本主义市场的组织方式实现碳减排。本文提到的便是其中一种模式:企业花钱购买碳信用,资金用于帮助某一地区减少毁林率并发展替代性生计,从而抵消自身产生的碳排放。 这一逻…
食通社说 一些媒体将2024年称为中国“转基因商业化元年”。2023年,37个转基因玉米品种、14个转基因大豆品种通过品种审定,26家企业获转基因玉米、大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2024年,各地开始推广…
食通社说 当外卖骑手面对剥削和压榨,商家面对高额的佣金,用户面对没有健康保障的食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批评和审视平台企业。 不过,除了批判之外,我们能否想象一种另类的平台模式?这种平台模式长什么样…
食通社说 今年有望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年。然而在刚刚落幕的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仍在为资金问题争吵不休,令谈判一再陷入僵局。其中农业的气候资金缺口尤为巨大。 当我们谈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时,…
“美国体制认为自己是一种非常成功的文化,因为我们监狱里关着的人数量比农民多。为了这样的数据而感到沾沾自喜,非常可鄙。” 五年过去了,我依然记得第一次阅读乔尔·萨拉丁(Joel Salatin)的《我想…
又到一年秋收时,秸秆“该不该烧”再次成为社会热点。10月,湖南多地秸秆露天无序焚烧呈现增长势头,导致部分地区空气污染加重,8个县政府被省生态环境厅集中约谈。 看到这个消息时,我们正在陕西咸阳走访农场。…
食通社说 又是一年双11,今年你买买买了吗? 为良心买单、为自己支持的道义和理念消费是一种有别于传统“买买买”的道德消费。它体现的是消费者通过购买来支持自己所认同的理念:有机认证、公平贸易认证、零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