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老师:陈郁玲 2006年加入台湾主妇联盟消费合作社成为社员,2011年入职合作社。负责门市的站务工作,三个月后进入组织课,负责组织社员和工作人员方面的工作,数月后担任台南分社课长。2017-2…
食通社说 在吃货眼里,松茸是餐桌一年一期的美味; 在环保主义者看来,松茸是濒于灭绝的物种; 对采茸人而言,松茸是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一家老小的生计,是孩子上学、大人看病和房子翻新的指望。 乍一看,这…
文|林缅伊 虽然很多省份都产野生菌,但全国市场上的野生菌近七成来自云南。 云南在气候上四季并不分明,但旱、雨季却分明得很。这个天然的温室,以及充足的雨水,为野生菌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加上云南省内九成…
文|林缅伊 作为一个浙江人,云南菌子是让我特别好奇的一种食材。不是为了“吃蘑菇,见小人”的猎奇心,而是好奇那些大棚也种不出来的野生菌,到底有多少品种?口感能怎么鲜嫩?香气能有多么奇特? 于是今年七月,…
文 |伍娇 一 我们屋后的那块地是去年租下的,原本的主人是位满头银发的跛脚老太太。夏天的时候我总见她身子一歪一歪钻进半人高的玉米地里上化肥,秋天又弯着腰把一个个壮实的玉米装进编织袋里背回家。“我当年嫁…
6月的一天,一家”新店”亮相北京三元桥凤凰汇后面的里巷InStreet。 橱窗让路人颇有些摸不着头脑:筲箕,草帽,麦穗,蜂箱,深松叉,木勺子,刹靶,这些还沾着泥土的旧农具看似随意地散落在橱窗各个角落。…
文 | 冯可慧 听说北京从5月1日开始实施垃圾分类,但大多小区都“按兵不动”。这让许多摩拳擦掌,想跟上海市民在分类事宜上一较高下的北京群众,一时找不着起跑线。这不免让大家担心,这波垃圾分类,仍会是一次…
文|周晚晴 新冠病毒正在世界各地掀起一波又一波紧急事态。 无论中外,疫情初期,很多人都第一次感受到了粮食危机——超市货架空空,电商三秒售罄,存粮够吃几个星期?宅家隔离,点不到外卖的年轻人怒操厨刀,硬是…
文 |万琳 最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发布了一年一度的《世界儿童状况》报告。这份报告聚焦儿童、食物与营养,副标题是“在变迁的世界中健康成长”。然而,读完长达258页的报告,我们悲伤地发现,…
食通社说 2016年1月,关注和参与台湾合作运动的陈怡桦和陈郁玲前往英国,想一探合作事业在它的发源地有着怎样的发展,采访了29家合作社和相关机构。在本文中,陈怡桦选出了三个案例,分别是劳动合作社、社区…
食通社说 “生态村运动”是在1970年代席卷世界的社运热潮中的一支。自那时候起,各色的生态村从世界各地冒出枝芽,参与到以实际行动改造世界以及在公开场合积极表达社会诉求的队伍中来。本文作者先后拜访了美国…
食通社说 今年,亚马逊热带雨林的火,似乎烧到了中国。看到新闻,我们条件反射似地感到痛心、恐惧和愤慨。 于是有人高喊“总统下台”;有人呼吁少吃牛肉、停购大豆;还有人说,焚烧雨林是巴西人民的自由,轮不到别…
从苏格兰南下:我要去当农场志愿者啦! 2018年夏秋之交,我提交了硕士毕业论文,从气候诡谲的苏格兰小镇圣安德鲁斯一路南下,几经辗转抵达南部小镇刘易斯(Lewes),开始了为时两周的农场家庭生活。农场是…
食通社说 《在死海寻活水(上)》中,方平老师详细介绍了以色列如何把生态作为技术研发的出发点,因地制宜发展出一套农业技术,生产食物。但除了技术,特殊的社区组织与生产关系,也让这个颠沛流离的民族,真正在“…
5月出发前,查以色列的天气,似乎并不算太炎热。但当我们真正置身其中时,车外动辄50摄氏度的高温让我们不禁好奇:以色列,怎么能在如此干旱和炽热的自然环境中,成为农产品和农业技术的输出国? 我们带着这个问…
全球最权威的气候变化评估机构日前发布报告警告:气候变化已经影响了全球粮食安全,如果全球升温2˚C可能引发粮食危机,这一威胁将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影响最大,包括我国秦岭和淮河以南地区。 报告指出:农业和毁…
大家好,我是文森特·德洛贝尔,来自比利时。今天,我来跟大家讲一讲我家“灰十字山羊奶酪牧场” (La Chèvrerie de la Croix de la Grise)的故事。&n…
如今,我们常常被教导说:要多食用当地食物和时令食材,因为其它食物牵涉到长途运输,要么是在高耗能的温室中种植的。这背后都隐藏着许多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但情况并非历来如此。16到20世纪期间,城市农民仅依…
作者 | 冯可慧 在距离爱丁堡一个小时的火车车程的地方,有一个沿海的小镇,叫做圣安德鲁斯,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学镇”。这个小镇只有三条主街,各个科系的教学空间都零散地分布在沿街的建筑里。小镇上的居民…
食通社说:明明还可以吃的食物,在超市却难逃被扔进垃圾桶里的厄运,造成巨大食物浪费。有一群柏林人,决定拯救剩食,把它们低价卖给有需求的居民,让“垃圾”重上餐桌。在柏林生活的小予,将以自己的亲身志愿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