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通社Foodthink

食通社Foodthink

Skip to content
Menu
  • 全部文章
    • 食物观察
    • 食书食影
    • 节气餐桌
    • 小农故事
    • 前沿食农
  • 加入我们
    • 招聘
    • 联系我们
    • 转载
  • About Us

分类: 小农故事

小农故事Posted on2022年6月13日2022年11月25日

冰雹突袭北京,农友损失惨重

一、冰雹突袭北京 昨晚,一场冰雹降临在北京的部分地区。 顺义区沮沟村的农户陈艳红听着自家屋顶被雹子砸得丁零当啷,足足响了20分钟。

阅读全文
小农故事Posted on2022年6月9日2022年11月25日

从1200亩到40亩:一个上海人在北京的十年自然农法之路

一个80后上海人,为什么跑到北京用自然农法种了十年地?用农场主贤空自嘲的话说,这绝对不是正常人会干的事。 上周端午,我们开车一个半小时,来到距离北京市中心一百多公里的空空谷,拜访了这位“不正常”的农夫…

阅读全文
小农故事Posted on2022年6月2日2022年11月24日

一座贵州侗寨的耕织生活之变

一、剪板蓝 国道切入山间柏油路,起起伏伏,转转悠悠。途径许多村寨 ,夜色里灯点如星子,聚浮在山间,仿佛越过一座又一座星系。转过最后一个弯道,缓速下坡,视野逐渐开阔。我们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大利侗寨。 …

阅读全文
小农故事Posted on2022年4月25日2022年11月22日

春耕时节,上海苏州,有喜有忧

一、工人封闭,农场告急 当3月初李钰和小米作为食通社联禾计划的生态农场实习生,分别从山西和杭州来到上海奉贤的乐田海湾农场的时候,她们没想过,自己的农场生活是这样开始的。 3月28日开始,农场所属的浦南…

阅读全文
小农故事Posted on2022年3月10日2022年11月19日

务农十年:在细节里读懂自然

我叫王鑫,是北京通州人,现在在大兴的长子营镇种了五亩地,开了家生态农场,名叫溪青农场。 其实我除了赶集送货,每天六七个小时的睡觉时间,几乎所有时间都在地里。在地里干什么?其实很简单,每天就是种植、观察…

阅读全文
小农故事Posted on2022年2月24日2022年2月24日

如何挑蔬菜?就看叶子是否“亮、挺、厚、韧”。

如何从外表判断蔬菜的质量呢?看叶子是否“亮、挺、厚、韧”,北京小柳树农园的农场主柳刚在务农十年后,如此总结。这也能形容他种出来的蔬菜——叶片光亮、植株挺拔、触感厚实、饱满有韧度。 他的菜不仅好看,也好…

阅读全文
小农故事Posted on2022年1月27日2022年1月27日

田间建房第一步:你的需求是什么?| 扣子奶奶的宝器之五

在上一期的“宝器”系列文章中,我介绍了自己如何在猪屎网上建了一座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木屋,让我能在恶人谷的田野里安顿这副皮囊和心灵。 有的读者提了一些与建房有关的具体问题,让我觉得有必要再做一些解释。

阅读全文
小农故事Posted on2022年1月20日2022年1月20日

在四川眉山遇见“百草园” :一家人需要多少土地

还记得鲁迅笔下百草园的热闹场景吗?那是个充满着没听过也叫不上名字植物的儿时乐园。 食通社拜访过大大小小的农场也算不少,四川眉山的遇见家庭农场仍然让我们连连惊叹,大呼自己没见过世面。 “我们家种了二十多…

阅读全文
小农故事Posted on2022年1月13日2022年1月13日

安在猪屎网上的家|扣子奶奶的宝器之四

一、初入恶人谷 上面这张照片摄于去年6月16日,那天是我们进恶人谷的第一天。其实我的合作伙伴早就来了,但是一直做不到“进入”。因为十几年来,各种杂树茂竹芦苇茅草占谷为王盘根错节进不得人。 那天,我们租…

阅读全文
小农故事Posted on2021年12月2日2021年12月2日

五岁的丰年庆,终于长成梦想中的模样

都市的消费者如何认识食物的来源——农民和土地?农民又可以如何在城市展示“农”的价值?食物可以怎样把乡村和城市、人与自然连接起来?每年一度在广州举办的“丰年庆”让我们看到了各种参与和连接的可能性。 食通…

阅读全文
小农故事Posted on2021年11月8日2021年11月8日

立冬暴雪,京郊农民措手不及

2021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早一些。当北京市民在故宫和景山排队看雪景的时候,京郊和河北的农民在忙什么呢?都说“瑞雪兆丰年”,农友们怎么看呢?我们和几位农友聊了聊,发现大家虽然对降雪有所准备,…

阅读全文
小农故事Posted on2021年9月23日2021年9月23日

鸟儿帮我除虫,小鸡帮我松土,唐山老农的开心农场

食通社说 上篇介绍河北唐山的有机农场三和雨顺的文章《我的食物我做主,自然生长的蔬菜最靠谱》发表之后,李技栋大哥对我们的编辑说,分享会讲了很多具体的做法,但是他担心别人如果没有因地制宜,贸然模仿这些做法…

阅读全文
小农故事Posted on2021年9月6日2021年9月6日

我的食物我做主,自然生长的蔬菜最靠谱

我是河北唐山三河雨顺农场的李技栋。 我以前是做农资经销商的,主要批发农药、化肥、种子。因为长期在农田和农户之间行走,所以了解其中很多真实的生产状况。我就发现农业生产中有很多不安全因素。 比如种蔬菜,一…

阅读全文
小农故事Posted on2021年8月31日2021年8月31日

一娃一狗50亩地,承德90后大学生眷侣的七年有机创业之路

食通社说 河北承德恋乡农场的任盈盈和温志强是一对九零后夫妇。常去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集友,也许会注意到他们总是笑脸迎人,还经常带着女儿可儿来赶集。可儿出生的前一天,他们还在市集出摊,而现在可儿已经三岁半…

阅读全文
小农故事Posted on2021年6月30日2021年7月9日

松茸和彝族三代人的三十年

食通社说 六月,我们读书会正在共读《末日松茸》。在每周一次的线上讨论环节,来自云南的彝族返乡青年李康丽和大家分享了她和家人从事松茸采集的历史,以及对松茸贸易和消费的观察。 本文根据康丽在读书会的分享编…

阅读全文
小农故事Posted on2021年6月7日2021年6月7日

每一棵草都是一个肥料加工厂,我在大理向苍山学种地

食通社说 在上篇中,弃医从农的六零后陈玉笏分享了她从农业小白到在大理拥有50亩归零农场的历程。那么,她具体是怎么来做生态农业的呢?在本篇中,她会详细介绍她这七年是如何摸索出一套对她、对大理的水土都有用…

阅读全文
小农故事Posted on2021年6月4日2021年6月4日

弃医从农,她在大理实现了生态水果和天然护肤品自由

一、我们的身体和食物怎么了? 我是陈玉笏,六零后,祖籍湖南的江西人。现在在大理做生态农业,种玫瑰和各种芳香植物,也做天然护肤品。 我曾经是一名妇产科医生。二十多年里,我观察到病人数量没有随着我们的社会…

阅读全文
小农故事Posted on2021年5月24日2021年5月24日

她用20年恢复京郊一片土地的生物多样性

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呵护自然,人人有责” (We’re part of the solution)。那普通人可以如何承担责任,为保持和丰富生物多样性出一份力呢? 答案触…

阅读全文
小农故事Posted on2021年5月24日2021年5月24日

版纳:孔明山|古茶山上的年轻人(一)

第一次见到单伟,是在一次农业游学活动上,我们一起去拜访宜春的返乡青年。听说他在西双版纳种了三年茶,早就存下去拜访的心愿。后来喝了他种的茶,又听朋友说起去茶山拜访他的故事,好奇心就更重了。没料到两年后才…

阅读全文
小农故事Posted on2021年2月8日2021年2月8日

会种蘑菇了,然后呢?小农户如何参与价值链

食通社说 在上一篇文章中,李舒萌介绍了宁夏西海固的三个扶贫项目,分别是大棚蔬菜种植、散户养牛、合作社养鸡。在这样的产业扶贫项目中,小农户的位置到底在哪里?当有外来资源和资金进入社区时,如何安排才能让小…

阅读全文

文章导航

Previous Page Page 1 … Page 3 Page 4 Page 5 … Page 7 Next Page

食通社是一个可持续食物与农业的知识、信息和写作社区,由一群长期从事农业和食物实践及研究的伙伴们共同发起和管理。我们相信,让消费者了解食物的来源,为生态农业从业者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和社会环境,我们的食物体系才能做到健康、美味、可持续。

Foodthink is a Beijing-based non-profit dedicated to improving communication, knowledge, and expertise sharing around sustainable food systems.

分类

  • 前沿食农
  • 劳动行
  • 小农故事
  • 未分类
  • 联禾计划
  • 节气餐桌
  • 食书食影
  • 食学讲座
  • 食日谈
  • 食物观察
  • 食物课程

联系我们 Contact

Email: zeen@foodthink.cn

微信公众号:

  • 豆瓣
  • 喜马拉雅
  • 新浪微博
  • 小宇宙

其他操作

  • 登录
  • 条目 feed
  • 评论 feed
  • WordPress.org
© Copyright 2017 – 2023食通社 Foodthink
Allium Theme by TemplateLens ⋅ Powered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