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通社说 本文作者历时一年多,从赤溪蚝业发展历程出发,以首批推进技术革新的养殖户作为主要访问对象,试图理解技术革新对人的发展产生的影响,以及当地社会随之发生的变化。文章分为三个部分推送,本篇为第二篇。…
文 |伍娇 作者按 在上海一家倡导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杂志社工作几年之后,2019年我来到西南山地一个多民族杂居的村庄,和朋友老园一起改造了一个老旧民居,并租下几亩水田,开始了向往已久的乡居生活。 现实并…
上篇说到美国新冠疫情之下,公益组织“世界中央厨房”(World Central Kitchen,以下简称WCK)大胆探索食物救援新模式,发动餐馆厨师来对抗饥饿、支援医护、拯救餐饮、盘活经济,其行动力和…
食通社说 在《从中科院回到烟台果园,他用科研精神为年轻农人找方向》一文中,来自烟台栖霞的李立君和读者分享了他从果园——山东农大——中科院——果园的循环人生路,以及有机种植十多年的成果。在本篇中,他将向…
本文根据李立君2019年7月4日在食通社食学社系列讲座中的发言整理补充而成。讲座现场视频可查看直播回放:https://dwz.cn/254etnpb 。 本篇为上半部分“故事篇”,下半部分“技术篇”…
到达广西省西北部的南丹县境内,正值炎热的盛夏午后,我搭车穿过汉壮族聚居的平坝丘陵,去往高山密林深处拜访白裤瑶农民黎友明。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他们自称“Nu”,即瑶话中 “人”的意思。族中男子常…
齐民生态农场是一个新农人团队,除了我是80末,团队都是90后。我们2013年在河北定兴承包了100亩土地,开始进行有机农业的种植探索。目前不但有蔬菜的种植与宅配,也有水果玉米、铁皮柿子、草莓等高糖高品…
食通社说 :今年春节刚过,在农友金鹏的撺掇下,食通社联手北京有机农夫市集,从北京一路南下,急行15天,沿途拜访了13位从事生态农业和乡村发展的返乡青年。食通社之前对这次行程做了简单汇总,详情请见:食通…
– 食通社说 – 这是我们与《东北食通信》合作发布的系列文章之三。 主人公酒勾徹年轻的时候希望过一种可以不靠掠夺他人他国资源而活的生活,经过反复寻找困惑之后选择了“朴门永续”,…
作者 | 鱼见缸 本名于建刚,80后,生于长于浙江桐乡小村正河浜。18岁出门远行至吉林大学念广告系,毕业后在北京奥美做了3年广告。偶然间读到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一发不可收拾,最终返乡,与妻子梅玉…
食通社说:在促进可持续食物体系的同道中,不仅有小而美的家庭农场,也有把“产品才是硬道理”放在第一位的生产型农场。 在三月初的“食通社在路上” 拜访之行中,我们来到了神农田园——一个典型的生产型农场,找…
2019年春节刚过,食通社与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同事以及农友金鹏,从北京出发,开车一路向南,经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历时15天,最终在广东惠州完成了“食通社在路上”的第一季。拜访了13家生态农场,采访…
2019年春节刚过,食通社与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同事以及农友金鹏,从北京出发,开车一路向南,经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历时15天,最终在广东惠州完成了“食通社在路上”的第一季。拜访了13家生态农场,采访…
2019年春节刚过,食通社与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同事以及农友金鹏,从北京出发,开车一路向南,经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历时15天,最终在广东惠州完成了“食通社在路上”的第一季。拜访了13家生态农场,采访…
– 食通社说 – 2019年春节刚过,食通社与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同事以及农友金鹏,从北京出发,开车一路向南,经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历时15天,最终在广东惠州完成了“食通社在…
– 食通社说 – 食通社自2017年成立之后,一直致力于让有关于食物的观点、实践、经验、知识在这里碰撞、交流,让生产者、消费者、研究者、决策者在这里写作、学习,共同探讨和实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