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通社说 上文说到消费者由于距离生产端太远,很难真正理解食物的品质,从而有效维护自己的权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内也已经有了参与式保障(Participatory Guarantee System,下…
食通社说 315全称消费者权益日。每年这一天,大家都习惯性把目光聚焦在央视又打了哪些假。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产品不止有真假两个维度,消费者也关心产品的品质,以及“钱有没有花到刀刃上”。在从事经济社会学研…
食通社说 有机农业不是田园牧歌,对于参加食通社联禾计划生态农业实习计划的年轻人来说,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但是,到了田间地头,通过日复一日的劳动、观察,他们对于农民、生态农业、农场经营,有了全新的认识,也…
自2017年8月成立以来,食通社报道了全国几十位生态小农的故事。作为农民中的异类,他们踩过坑、交过学费,但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在生产技术、农场管理、经营销售上积累了丰富实用的经验。 与此同时,我们也观察…
对大多数人来说,2023年是生活逐渐回归正常的一年。 告别了疫情三年的非常状态,封控抢菜的肉身记忆恍如隔世,我们也很少再听到“农民的白菜烂在地里运不出去”这类新闻事件。非常时期的食物焦虑和对农业的关注…
一年多前,食通社全体成员“鸠占雀巢”,接管了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社区菜店。在一天时间里,全权负责店铺所有工作,还创下营业佳绩,赢了“对赌”,“占领集室”第一回成功!一向严肃的我们还拍了一个综艺向的真人秀…
食通社说 春节将近,谁不想省时省力地为年夜饭准备一桌饭大餐呢?乘着这股东风,各种预制菜又登上了各种网购平台的热搜——一千元出头,你就能把某连锁老字号的一桌年菜搬回家。 不过即使近年来越来越火,人们对于…
食通社说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繁花》最后一集,主角宝总引用《飘》中的名言“唯有土地与明日同在”,归隐上海郊区的川沙农田。如果宝总的地没有被卖给迪士尼或者开发成别的房地产项目,那当年真正务农的上海农民,今…
食通社说 不少从事常规化学农业的人认为生态农业产量低,不值得发展。这种观点也影响了很多对农业知之甚少的普通公众。但生态农业到底有没有“技术”可言?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两者的区别?四川简阳市东溪街道农业综合…
“救救我们的水稻!”“IRRI滚出去!”2023年10月,这些愤怒的口号回响在多个菲律宾农民抗议现场。抗议活动将矛头直指由国际水稻研究所(下称IRRI)主办的第六届国际稻米大会。 在气候变化、农业减排…
食通社作者 扣子 农夫毅行者,村庄酿酒师傅。全职吃货,兼职农夫,业余写作。 熟悉我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了:我不炒菜。 是的,恶人谷连炒锅都没有。当然我的一平方厨…
有多少物种在最近几十年消失在人类的视野中,甚至快到人们还没有来得及研究它们? 《寻蜂记》作者英国昆虫学家戴夫·古尔森面对的就是这样一类物种——熊蜂。过去几十年来,熊蜂属的物种经历了堪称天翻地覆的命运变…
2016年,我在三源里菜市场有过几次失败的买菜经历,最近为了看展打卡才重回三源里,发现它早已找准了自己的定位:艺术现场。 时隔七年重返,三源里变得光鲜亮丽:为了宣传新店,某咖啡品牌与因《中国奇谭》系列…
在《沙漠绿洲实习记》上篇中,我试图回归商业记者的职业本性,探讨生态农场的经营困境。但其实在阿拉善致良田农场实习的两个月里,当咖啡师,才是我在农场的日常。 致良田的咖啡屋,是我少数能为农场出力的工作场景…
5月,我辞掉工作暂别北京,跑到内蒙阿拉善的致良田生态农场生活了两个月。没想到在农场的第一个月,我每一天都在喝酒。农场咖啡屋里的啤酒,2/3是被志愿者们买走的,啤酒喝光的时候,大家就翻出去年农场自酿的西…
想象一下,你面前这盘蔬菜并非来自田间地头双手沾满泥土的农民,而是在金属与塑料构筑的垂直农业高塔中生长出来的科技结晶,你会是什么反应? 2018年在柏林时,我被当地超市里两三米高、5至6层不等的垂直农业…
板上发电、板下种植,一块土地长出两份收入——“光伏农业”宣称可实现清洁电力、土地高效利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发展等多重效益,常常被视为同时解决食物、能源和气候问题的多赢技术创新。 据学者统计,过去十多年…
过去几年的媒体报道中,摊贩因售卖的韭菜、芹菜等农残超标被罚款的例子屡见不鲜,少则5000,多则数万。 政府和公众给予食品安全厚望的高级超市、中高端电商的表现似乎也不比“低端”的菜市场好多少。今年,公益…
暴雨、洪涝、台风、干旱……在气候变化的威胁之下,农民总是首当其冲受到损害的群体。但容易被忽略的是,为了避免这些损失,他们也是最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的人。 去年,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the Inte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