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晚晴 新冠病毒正在世界各地掀起一波又一波紧急事态。 无论中外,疫情初期,很多人都第一次感受到了粮食危机——超市货架空空,电商三秒售罄,存粮够吃几个星期?宅家隔离,点不到外卖的年轻人怒操厨刀,硬是…
食通社说 在《从中科院回到烟台果园,他用科研精神为年轻农人找方向》一文中,来自烟台栖霞的李立君和读者分享了他从果园——山东农大——中科院——果园的循环人生路,以及有机种植十多年的成果。在本篇中,他将向…
文|嘉宝酱 广东最近的雨,缠缠绵绵地下,整个城市都被氤氲地笼罩在一片忧郁的雨雾之中。今年的时间好像被设置了慢速,让这春天的到来也显得格外迟。春雨润如丝,稍不留神香椿就抽出了新芽,春笋拱了尖尖,茭白水嫩…
本文根据李立君2019年7月4日在食通社食学社系列讲座中的发言整理补充而成。讲座现场视频可查看直播回放:https://dwz.cn/254etnpb 。 本篇为上半部分“故事篇”,下半部分“技术篇”…
作者按 我和家属胖虎先生住在美国中西部大湖区的一个小镇。本地农夫市集自创办至今26年,我们见证了它十年的历史。这一系列小文旨在记录我们在市集上结识的农民的故事,以及我自己对美国农业经济的一点观察。本系…
文 |小予 最近,业内引用率最高的国际学术期刊《内科医学年鉴》(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发表了一系列的综述文章,指出摄取牛羊肉等红肉或加工肉对人体健康并没有明显的坏处,…
作为一个普通读者,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最新发布的《2019年世界儿童状况:儿童、食物与营养》图文并茂,很好理解。而且刚开始读的时候,心情有点像看热闹,自忖要达到基本的养育标准,还不跟玩儿一样么?毕竟自己家…
文 |万琳 最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发布了一年一度的《世界儿童状况》报告。这份报告聚焦儿童、食物与营养,副标题是“在变迁的世界中健康成长”。然而,读完长达258页的报告,我们悲伤地发现,…
2019年11月15-17日,食通君南下广州参加了第三届“丰年庆”活动。这个活动是南方片区的“农友大会”,会上不仅有丰富的生态食物、用品,更有领域内的专家们分享的干货。 正逢广东水稻收割的好时光,由全…
食通社说 2016年1月,关注和参与台湾合作运动的陈怡桦和陈郁玲前往英国,想一探合作事业在它的发源地有着怎样的发展,采访了29家合作社和相关机构。在本文中,陈怡桦选出了三个案例,分别是劳动合作社、社区…
在经营“阳台农夫群”的一年多里(详见>> IT男变身阳台种菜达人),我发现种菜新手们会犯错,甚至会犯一些非常严重的错误。这些错误,很容易让大家违背自己种菜的初衷:吃到新鲜健康食物。所以,我在此将这些年…
我叫石耀华,网名石头,78年生人。做过程序员,网站优化、运营等工作,算是个IT男。十年前,我开始在家里的阳台、楼顶、露台种菜,陆续写下不少城市种植心得,并维护着由三个业余种菜爱好者组成的800多人的微…
关于本课程 可持续食物系列课程由食通社旗下的“食学社”联合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实践者共同推出,旨在加深公众和可持续食农的从业者对议题的理解,并且找到行动的方向和工具。 2018年食通社推出了可持续食物课程…
到达广西省西北部的南丹县境内,正值炎热的盛夏午后,我搭车穿过汉壮族聚居的平坝丘陵,去往高山密林深处拜访白裤瑶农民黎友明。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他们自称“Nu”,即瑶话中 “人”的意思。族中男子常…
我家住在北京城的乡下或者说城乡结合部,天安门往北30公里。周边环境马马虎虎,但商业一度很繁荣,五年前大批发市场有两个,早市曾有六七个,可惜因为“不够体面”,陆陆续续的被关掉,甚至“一把天火”烧掉了。从…
食通社说 “生态村运动”是在1970年代席卷世界的社运热潮中的一支。自那时候起,各色的生态村从世界各地冒出枝芽。本文作者先后拜访了美国和苏格兰的两处生态村实践,试图在比对中辨明:生活在“生态村”及“生…
食通社说 “生态村运动”是在1970年代席卷世界的社运热潮中的一支。自那时候起,各色的生态村从世界各地冒出枝芽,参与到以实际行动改造世界以及在公开场合积极表达社会诉求的队伍中来。本文作者先后拜访了美国…
文/万琳 有没有人想过这个问题:既然堆积成山的塑料包装物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那么接触过包装的东西——我们的食物——就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吗?吃下这些食物的我们,真的就高枕无忧了吗? 食通社联合无毒先锋,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