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通社Foodthink

食通社Foodthink

Skip to content
Menu
  • 全部文章
    • 食物观察
    • 食书食影
    • 节气餐桌
    • 小农故事
    • 前沿食农
  • 加入我们
    • 招聘
    • 联系我们
    • 转载
食物课程Posted on2018年8月16日2019年6月26日

认识食物(上) | 食学社课程回顾

– 食学社说 – 食学社可持续食物系列课程之”认识食物”第一课“食物背后的故事”于7月28日开课,线下和网上直播同时开展。现场有40多位同学参加,网上注…

阅读全文
食物观察Posted on2018年7月25日2019年6月25日

“肥宅快乐水”不想让你知道的真相

作者:任其然 自由撰稿人。曾任时政编辑和文化记者。 从传统广告中象征富足、文明的商业社会生活方式,到网络上“肥宅”们的快乐源泉,可口可乐总是能够毫不费力地在各类消费者中找到对应的品牌联想和定位。最近在…

阅读全文
食物观察Posted on2018年7月17日2019年6月13日

Stop!不要再交智商税了,果蔬汁排不了毒!

– 食通社说 – 随着公众对健康越来越关注,新奇的饮食模式也层出不穷。各种公众号和APP也推波助澜,在某个饮食大法基础上,推出各种线上线下“训练营”。而在各种不走常规路的“饮食…

阅读全文
食物观察Posted on2018年7月17日2019年6月11日

食为何要慢?他们在Slowfood大会上给出了这些答案

9月29日-10月1日,第七届全球慢食大会(7th Slow Food International Congress)正在成都举办。昨天食通君在开幕现场,见到90多个国家地区的代表和上千名各界参会人员…

阅读全文
小农故事Posted on2018年7月12日2019年6月26日

进山养鸡让我走出抑郁症阴影

农友故事集 Farmers’ Story 认识食物的生产者,了解你的盘中餐

阅读全文
食物观察Posted on2018年7月7日2019年6月25日

逛菜场遇见网红经济学家,吓得我不敢吃白萝卜和红萝卜了

据说,没在北京三源里菜市场自拍晒过照的,都没资格自称网红。 毕竟,恩格尔系数降到30%,人民群众开始追求美好生活,菜市场也面临转型压力。 如果你现在还不知道恩格尔系数是什么,或者恩格尔系数降到30%意…

阅读全文
节气餐桌Posted on2018年7月5日2019年6月26日

夏天为什么要吃苦?因为苦中有味觉大乐趣!

食通社 作者 “一锅师太”夏莉莉 本名侯新渠。自然教育工作者、社区营造研究与实践者。关心人与食物的关系。《谈谈社区营造》作者。2016年移居四川蒲江明月村,创办乐毛家乡土自然学校和蒲江县社区营造支持中…

阅读全文
前沿食农Posted on2018年6月27日2019年7月8日

我在加拿大钻垃圾箱觅食

作者 | 绿豆 化身“浣熊”钻垃圾箱 几个月前,我第一次尝试钻进垃圾箱找吃的,并大获成功。至此我开启了人生新篇章,加入了“垃圾箱潜水”(Dumpster Diving)的队列。 我住在多伦多,经常在本…

阅读全文
食物观察Posted on2018年6月24日2019年6月25日

农民为什么抗拒新技术?NGO生计介入讨论之二

食通社说 :本周二,食通社发表了广东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总干事黄亚军的文章《公益组织做生意?入坑之前需三思!》,读者反响十分热烈。有的伙伴在文章下认真留言,继续讨论;还有更加用心的读者在后台发私信给食…

阅读全文
食物观察Posted on2018年6月19日2019年7月8日

公益组织做生意?入坑之前需三思!

作者 | 黄亚军 食通社说 :最近几年出现了这样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公益组织,无论是做农村扶贫的,环境保护的,甚至支教助学的,都开始转型卖农产品。用NGO的专业术语来说,这叫“生计介入”。 这种转型对…

阅读全文
食物观察Posted on2018年6月11日2019年6月13日

中国农业的“绿时代”与小农户的生态转型

– 食通社说 – 新年伊始,中国的农业似乎又一次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今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将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城乡融合等目标,纳入了全新的制度框架。其中,“小农户”的概…

阅读全文
劳动行Posted on2018年6月2日2019年6月13日

劳动是连接人与人关系最好的纽带 | 食通社 x 溪青农场“劳动行”播报

– 食通社说 – 5月28日,16位“劳友”参加了我们举办的首期“劳动行”活动,跨城20-70公里,来到大兴的溪青农场,在“棚主”王鑫的带领下,干了一天农活:除草,起垄培土、以…

阅读全文
小农故事Posted on2018年5月30日2019年6月13日

自然与陪伴,是我们能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

– 食通社说 – 儿童节快到了。当城里的家长在筹划给孩子买什么礼物,为孩子上什么学校和课外班焦虑时,农村的返乡青年们早就准备好了给孩子一生的礼物:在天地间与自然共同成长。 几年…

阅读全文
食物观察Posted on2018年5月28日2019年6月26日

“新零售”,不为赚钱为什么——台湾学者帝都观察记

食通社作者|万尹亮 台湾逢甲大学公共事务与社会创新研究所助理教授。他在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社会学系取得博士学位,研究消费文化、另类市场、东亚资本主义比较。近年研究食农网络在台湾和大陆的发展,探索生产者和消…

阅读全文
小农故事Posted on2018年5月26日2019年6月26日

一切为了好蛋:白塔家庭农场|小农故事集

小农故事集 Farmers’ Story 认识食物的生产者,了解你的盘中餐

阅读全文
食物观察Posted on2018年5月15日2019年6月25日

谁杀死了柑桔树?

– 食通社说 – 开发地方特色产品,打造“某某之乡”是很多县市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作者黄奕的故乡A市至今仍以柑桔著称,但柑桔种植在短短十几年间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这个故事…

阅读全文
食学讲座Posted on2018年5月10日2019年6月25日

永续消费:无法被电商取代的社会化过程 | “食学社”第一期

– 食通社说 – 在4月19日的首期“食学社”的分享现场,万尹亮教授向大家介绍了“永续消费”的背景,以及台湾不同形态的另类食农团体。 他指出,消费不单能满足生活的需求和欲望,也…

阅读全文
节气餐桌Posted on2018年5月5日2019年6月26日

立夏:五月枇杷黄似橘

–   这是食通社第055篇原创推送   – 食通社 作者 “一锅师太”侯新渠 自然教育工作者、社区营造研究与实践者。关心人与食物的关系。《谈谈社区营造》作…

阅读全文
节气餐桌Posted on2018年4月20日2019年6月26日

椿芽、藠头和豌豆的故事 | 春天绝不能错过的滋味(下)

–   这是食通社第052篇原创推送   – 食通社 作者 “一锅师太”侯新渠 自然教育工作者、社区营造研究与实践者。关心人与食物的关系。《谈谈社区营造》作…

阅读全文
食物观察Posted on2018年4月13日2019年10月16日

为什么明明有足够多的粮食,却还有八亿人在挨饿?

作者 | 孙天舒 因为只有对“吃”才能保持持久而高亢的兴趣,所以立志将探索“如何更好地吃”作为终身事业。目前从事国际发展援助、可持续农业和鸡丝凉面烹饪研究工作。 人一天两三次感到饥饿——如果不是这样的…

阅读全文

文章导航

Previous Page Page 1 … Page 29 Page 30 Page 31 Page 32 Next Page

食通社是一个可持续食物与农业的知识、信息和写作社区,由一群长期从事农业和食物实践及研究的伙伴们共同发起和管理。我们相信,让消费者了解食物的来源,为生态农业从业者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和社会环境,我们的食物体系才能做到健康、美味、可持续。

Foodthink is a Beijing-based non-profit dedicated to improving communication, knowledge, and expertise sharing around sustainable food systems.

分类

  • 前沿食农
  • 劳动行
  • 小农故事
  • 未分类
  • 联禾计划
  • 节气餐桌
  • 食书食影
  • 食学讲座
  • 食日谈
  • 食物观察
  • 食物课程

联系我们 Contact

Email: zeen@foodthink.cn

微信公众号:

  • 豆瓣
  • 喜马拉雅
  • 新浪微博
  • 小宇宙

其他操作

  • 登录
  • 条目 feed
  • 评论 feed
  • WordPress.org
© Copyright 2017 – 2023食通社 Foodthink
Allium Theme by TemplateLens ⋅ Powered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