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凌晨三点的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吗?

在北京居住的人可能多少听说过“新发地”这个地名。做为北京交易规模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发地被称为这个城市“菜篮子”,负责保障北京近八成的食材供应。日前食通君跑了一趟新发地。看到了蔬菜瓜果们是如何以凌晨的批发市场为起点,开始各自的“最后一公里”行程的。

位于南四环、五环之间新发地是一个规模巨大的批发集散基地。不同种类的食材——绿叶菜、茄果、菌类、禽蛋、水产、海鲜、进口水果……被安排在不同区域,全部走完几乎不太可能。食通君这次只拜访了叶菜和水产海鲜交易区。

蔬菜经销、批发商们的一天一般从凌晨1点开始。1点到6点往往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经过各种层级的批发,商人们手中的蔬菜通过个体小贩、超市、机关团体、学校……等等批发渠道,最终进入每一个人的菜篮子或餐桌。

按照批发商口中的行话,蔬菜有“水菜”和”干菜”之分。你知道它们的区别吗?

要喂饱北京居民,仅靠本地菜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新发地93%的蔬菜来自外地,其中山东和河北各占约20%。全国各地的蔬菜都是这样装在大卡车里深夜抵达的。光是食通君看到的就有来自山东、山西、河南、河北、上海、厦门等地的货车。

蛋类大厅非常冷清。主要因为这类食材的交易不一定非要在凌晨进行。白天买也来得及。

能看出这地上散落、沾满污泥的是什么吗?是美味的生!蚝!批发价自然要低过平时超市里的啦!希望平时在餐厅吃的巨贵的生蚝,没有被这样粗暴对待过。

经过此摊,食通君眼前浮现出的是香喷喷的铁板鱿鱼……此时已经接近凌晨五点,一家一家看过去,肚里越发饥饿!

这个时辰的水产和各种活鱼已经卖得差不多了。

大多数经销商和批发商在新发地已经干了十年以上。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没有他们起早摸黑的辛苦劳动,就没有我们餐桌上丰富的饮食。不过,如此长距离、繁复的流通环节,实际上隔离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令我们很难了解食物生产、运输过程中的所有环节。这种难以追溯的食物体系,是我们社会的惟一选择吗?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