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业好在哪里?能喂饱我们吗?

作者|乔辉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生态学专业博士。1995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工作至今,主要从事有机/生态农业及土壤污染生态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同时也是国家有机工作组成员,及IFOAM认可组织IOAS认可委员会委员。出版多部关于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法规方面的专著(推荐书目请见文末)。

– 食通社说 –

食物以最朴素的方式将我们与大自然联系在一起。我们依赖生态系统,同时通过农业生产和消费影响着生态系统。今天人们生产和消费食物的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它不但没有消除世界人口的饥饿困境,还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来自资源、环境、生态方面的挑战。所以人们开始探索各种解决或替代方案。乔玉辉老师这篇关于有机农业综合效益的文章,用详实的国内外数据分析了有机农业在产量、环境效益、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方面的价值,也指出了政策支持不足等外部不利条件对有机农业发展的限制。

食通君提醒大家,本文提到的“有机”及相关研究数据,大部分是指根据我国《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的规定,获得了有机认证的产品。然而,由于认证方式流程繁琐、费用较高,很多自愿采用更为生态的方式进行耕作的农民并没有能力承担,因此也没办法进入本文分析的对象范围。关于”有机认证”和生态农业之间的关系,食通社以后还推出相关文章以供读者阅读讨论。


自上世纪工业化种植、养殖模式诞生以来,农业技术革新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产量收益。然而,尽管实现了产量的激增,越来越多的证据和研究也显示出这种单一化生产的规模经济所存在的风险和不可持续性——如土壤板结、水体污染、抗生素滥用等问题。

有机农业的诞生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人类健康饮食的问题;同时也被看作是应对工业化农业模式的一种替代途径,或是一种解决方案。从有机农业对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大气环境以及人类健康的影响角度研究发现,有机农业的确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它既有利于保护水质,又能增进生物多样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1

有机农业 vs. 传统农业:哪个更有效益?

下图是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地理、生态学家韦雷娜·索耶夫特(Verena Seufert)及她的同事在近期所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根据全球有机农业既有研究数据绘制出来的。我们对该图进行了部分汉化。图中间的红线圆圈是代表常规农业的效益,各个花瓣形状代表有机农业在不同指标上的表现,颜色越深,代表证据越确定,以及相关的研究越多。灰色的花瓣表示无法进行量化分析或差别不大的。从图中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到,有机农业确实在不少环境指标上超过常规农业——比如农残含量、生物多度、低能源投入,以及氧化亚氮的低排放量。此外,有机生产可以给土壤带来固碳、氮淋失减少、维系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等多重好处,增加了物质的内部循环,因而减少了农药、化肥等外来物质的投入。

有机农业与常规农业之间的综合效益对比

同时我们团队的研究也发现,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大豆种植对于全球变暖、环境酸化、资源消耗、生态毒性的环境影响综合指数都小于常规大豆,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小;西红柿有机生产的全球变暖潜力比传统农业低20.57%。

此外,有机农业能够促进农民自主积极地使用更加环保的方法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进而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2

产量迷思:种有机真的会饿肚子吗?

然而上图的呈现也的确让我们看到,有机农业在一些关键变量上还不明确或没有显著的增益效果。尤其产量方面似乎是目前有机农业明显的短板。所以存在一种普遍的疑问:如果大规模推广有机农业,会不会对粮食安全造成威胁?我们是不是就要因此饿肚子?

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的产量确实会有所下降,一般作物减产率在10-30%之间。但是,不同作物在不同土壤上的产量不尽相同。比如在微碱或微酸性土壤上,豆科或多年生作物的产量仅降低5%左右。

另外,良好的有机生产管理和投入可以避免有机农产品产量的降低,中国农业大学曲周试验站的试验就表明,在长期种植情况下,有机模式下的产量甚至可以高于常规农业模式。

中国农业大学曲周试验站长期定位实验

美国罗代尔农场长达30年的研究发现,在平常年份,有机农业的玉米和大豆产量与常规农业的产量基本相当;而有机生产体系在面对环境压力时依然有良好的表现,比如在干旱年份,有机玉米的产量比常规玉米高31%。如下图所示。

该图纵轴的两个变量从上至下分别是“玉米和大豆30年的平均产量”,以及“干旱年份的玉米产量”。横轴红色条块传统农业产量,蓝色代表有机农业产量,橙色代表转基因作物产量。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产量的减少会给生产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但同时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效益。我们团队曾经推算过2013年中国有机生产所产生的环境效益大概为68.2亿元,核算下来,有机农业的环境效益还是很显著的,产生的这部分公共效益可以通过相关政策对有机农业生产进行生态补偿。

如果算经济账的话,我们在江西万载县做过农户调查(见下图),发现有机农业的经济效益也是显著高于常规农业的。在万载县,有一些农户通过承包土地来扩大自己的有机水稻种植面积,我们将其称有机大户(有15亩以上的土地),尽管他们的投入成本与常规农户相比每亩多出22元,但单位面积土地的净利润却是常规农户的2倍以上。

江西万载县不同农户的水稻年均收益。

3

有机与农村:激发农民自主性,推动乡村持续发展

中科院地理所的研究人员对广西上古拉屯的调查发现,随着有机种植的时间延长,人口总数从2000年的279人增长到2014年的359人,户数从2000年的68户增加到2014年的142户,全职农业劳动力更是增加了2倍以上。另外,2000-2014年间该地区的人均年收入也从1200元增加到4360元。收入增长了,社区也更有活力了。

因此我们可以设想一种理想状况:如果光靠农业种植也能获得比较好的收入的话,农民就不用非得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和老人都可以有很好的照顾,这样的话甚至可以吸引更多青年回乡务农或创业。而有机农业减少了化学农药和肥料的使用,相应的就需要投入更多的劳动力。此外,不使用化学农药的农场,也给劳动者创造了一个相对健康的工作环境。

有机农业经常提到的“四大原则”是健康、生态、公平、关爱。这里的公平,具体体现为对生产者的公平。在欧洲有一种很有名的认证方式叫公平贸易认证(Fair Trade Certified或简称Fairtrade),这种认证会更关注生产者在其中获得的福利以及生产收益的公平分配。通过这种认证的有机产品,其销售利润会按比例回馈给生产者们,这样,农户在销售产品之外,整体上获得了更多的收入。但这些利润不是直接给农户现金,而是通过设立社区公共基金,投入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户购买健康保险,并为农户子女提供教育保障。此外,还有常见的社区支持农业(CSA)、参与式保障体系(PGS)等在有机农业领域常见的操作方式,这些创新的模式都将有助于持续推动社区的建设与发展。

前面提到的索耶夫特等人的研究也进一步表明,在人均收入较高的国家,从事有机农业的农民通常是具有变革意义的“替代性食物网络”(alternative food network)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往往不采用主流的商业流通方式,而是将农产品通过短链直接销售给消费者。这样的模式极大地增加了农民的自主性。

4

政策支持:明显不足

目前,我国的有机种植总面积已经在全球有机生产中位列第四,看上去势头不错。但尽管面积不断增加,比例仍较低,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不到1%。除此之外,技术投入水平低,相关技术人员匮乏,这也是制约提高有机产品产量的重要因素。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首先,发展有机农业首先要从生产端保证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因此相关部门和高校应该致力于研究有机农业的生产技术,培养有机生产技术人员,提高有机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另外,政府应该给予有机农业一定的生态补偿政策支持。有机农业在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温室气体排等方面为环境保护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在促进就业、改善农村家庭经济等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政府对有机农业的政策支持则明显不足。欧盟共同农业政策中就实行了生态补偿政策,我国也应根据有机农业发展的自身情况制订出适当促进有机农业发展的农业政策。

最后,大部分消费者对有机概念的了解也还不够深入,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力度,多向消费者推广有机农业和有机生活的理念,提升消费者对有机农业的信任。

文献来源:

[1]Seufert, Verena, and Navin Ramankutty. “Many shades of gray—The context-dependent performance of organic agriculture.” Science Advances 3.3 (2017): e1602638. [2]罗燕, 乔玉辉与吴文良, 东北有机及常规大豆对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 生态学报, 2011(23): 185-193.[3]He X, Qiao Y, Liu Y, et al.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organic and conventional tomato production in urban greenhouses of Beijing city, China.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6, 134:251-258.[4]Seufert, Verena, Navin Ramankutty, and Jonathan A. Foley. “Comparing the yields of organic and conventional agriculture.” Nature 485.7397 (2012): 229-232.[5]解永利. (2008). 有机, 无公害与常规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定位试验比较研究 [D] (Doctoral dissertation,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6]Meng F, Qiao Y, Wu W, et al. 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production performances of organic agriculture in China: A monetary valu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7, 188:49-57.[7]乔玉辉,齐顾波.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路径.第1版.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本文部分内容由食通社实习生蒋健整理补充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