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韧性食物体系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以下文章来源于三粒豆 ,作者周娅

食通社

上周,食通社作者周娅分享了她于2020年疫情期间,所体验和观察到的英国小镇的韧性食物体系。

他们的经验虽然解决不了我们眼前的问题,但既然“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那至少我们可以思考,如果我们希望自己城市的食物体系可持续且充满韧性,每个人有哪些行动的可能呢?

在本文中,周娅列举了行动的三个面向、四个圈层,以及她身体力行的九种尝试。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吧!

本地食物体系的建立需要长期投入。让人羡慕的英国转型城镇Totnes哪怕已经开展了十多年的工作,并且在食物韧性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也远未成功。但这也意味着,我们为了不远的将来,此刻就可以开始行动,一点都不晚。

●英国舒马赫学院贩卖富余新鲜蔬菜的无人看管小铺。

著名的深度生态学学者乔安娜·梅西(Joanna Macy)认为,面对危机,世界需要大转折(The Great Turning),人们可以从三个面向思考自己的行动选择:

  • 直接的行动。例如:消费抵制;
  • 系统性思考与替代性解决方案。例如:社区支持农业、生产者合作社、消费合作社等;
  • 意识转变的工作。例如:深度生态学、简朴生活运动等。

每个人也可以从自身所处的位置——我、家庭、社区、自然——四个不同圈层出发,去找到自己所能做的事情,点点滴滴,哪怕微小的行动,也能给人以希望,汇聚成合力。

我打算从这样的圈层出发,说说在我的生活中,我和家人力所能及做的9件事。其中,大部分是个人和家庭在日常饮食中就可以采取的调整和行动;也有的需要走出家庭,和你的街坊邻居合作;也有的需要更多的学习和实践,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团结互助的社群。

●个人参与行动的圈层。

一、逛本地菜市场

吃饭,当然首先要去了解身边的菜市场和传统市场。

除了“平靓正”,这里也有很多其它考量——本地食物传统与文化保育、食物里程相对较短、多元的品种选择、邻里熟人网络维系,甚至食物包装所产生的垃圾等。

这其中很核心的一点就是,不要把你的日常食物选择决定权完全交给大型连锁商超或者被资本控制的电商平台。本地食物系统关注“吃在当地、当季”,食物的生产与供应本身就应该丰富而多元。

●广州沙园菜市场的肉菜与椰子专卖店。

说起广州南华西龙导尾市集,大概会是很多人的痛。从2021年9月启动改造以来,以往自发形成的热闹非凡的传统露天市集已然消逝。许多铺面已经拉闸,临街所剩不多的铺头也失去了以往的活力与生机。

以往,在这些机动车辆无法通行的窄巷里,居民购物靠步行至龙导尾市集,“平靓正”的日常百货用品和食材便应有尽有了。这也让很多居民形成了“前店后家”的局面,只需要开一扇门或者窗,就有了摆卖的平台,街坊邻里们来来往往互为主客,诚实经营。所以在这里你不太能找到连锁商家的踪迹,每个人都能自谋生计。

●广州龙导尾市集的干货。

而如今,大多菜市场的摊位已经转移至福龙东市场,只一些本地街坊日常光顾的老店让人回味。林记凉茶、英记食店,都是值得你去体验的地道广式凉茶和手作小吃。

一个分散、丰富的食物体系,食物的供应和流通也应该是多元的。就像我们常说的:“不能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一些大城市在解决城市拥堵的问题时,容易不假思索地把马路越修越宽。但有学者却提出,应该让城市交通拥有更多“毛细血管”。我们的本地食物体系不也应当如此吗?一个只拥有连锁商超和电商的城市,失去了菜市场和街边独立小店的烟火气,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个性与韧性。

●消逝中的广州龙导尾市集。

二、帮衬本地独立小店

对于忙到没有时间做饭的当代都市人而言,重新看到你的社区,可能包括放下手机,少点外卖,去看到以自己家为圆点的那附近五百米,只属于自家社区的独有的存在。

我家附近的这五百米,有迷人的广式糖水铺——那是一家人最幸福的午后;有菜市场里的客家豆腐坊,每次自带饭盒打包豆腐花,老板还会再多给一勺;有开了十几年的社区水果档,老板简直可以说是看着我女儿长大;还有卖本地水牛奶的士多店,玻璃瓶交押金,之后能再退钱那种。甚至还有家本地草药汤料铺,老板能按需给你配好汤包。当然,身在广州,少不了老字号的烧腊店。

如果你不希望这些特色小店从你的生活中消失,那就用脚步去投票吧,走出家门,去支持他们的经营。

●我们一家人幸福的午后,经常有这家糖水铺的贡献。

三、支持本地的生态农人

我们可以是播种者,我们也可以是支持者,去支持那些在更广阔的田野,辛勤从事生态种植的本地农人。

在地从事种植的农人与土地的关系最紧密,也是在地食物体系中最重要的存在。他们既为大家提供生态健康的食材,也通过生态友好的种植方式,照顾着我们生存的这一方水土。

你可以选择购买他们的农产品,也可以选择更多的了解他们,让更多人得以看到他们的努力,为他们的可持续种植、经营提供资源,甚至去和他们共同劳作。

广州从化仙娘溪,一些有志于实践生态种植的农人走到了一起,在2019年成立了汇耕田生产合作社。

我每年因为各种缘由进村,直接带货也好,网购也好,汇耕田的生态农产品经常出现在我家的餐桌上。汇耕田每年冬天不同品种的番薯是我们从不错过的美味,还有日常食用的木薯粉、桂皮、八角、黄姜粉等等。

现今他们不仅推广生态农业、销售生态农产品,也有力地参与到各种社区老人服务等活动中去。

●仙娘溪的青梅树每年12月底开花,4月左右挂果,村民采摘之后制作成各种青梅产品销售。

位于广州从化的银林生态农场,至今已经耕作了十几年。

每次听农场主郭锐讲解农场的堆肥与杂草管理,对自主生活的选择,都能感受到重回家乡、扎根土地的不易与辛劳,却也从中收获了生活的智慧与韧性。

这几年,银林村愈发吸引不同的朋友定居,与农场生活紧密相连,他们尝试建立银林生态社区,新老村民共同学习,相互支持。不论是社区互助育儿的氛围、阿木手作的吃土面包,还是民宿与咖啡,都会让你感受到社区里不同网络的魅力。

●银林生态农场的郭锐正在给来访者讲解土壤结构。

同在银林村的鹏程自然农场则散发出不同的气质。鹏程把各种各样的农法学了个遍,最终发现仍然得回到自己农场的实际情况,多多观察,找到最适合自己这片土地的种植方法。实践自然农法的这几年,他对农场的所谓“杂草”了如指掌,利用杂草肥地,也利用杂草保湿。

今年夏天,我也终于在农场吃到了经历转型,不使用化肥农药的新鲜荔枝。因为自然环境优美,生态复育得特别好,这里也成为我们开展自然教育活动的首选之地。

●广州从化的鹏程自然农场。

回到广州市区。我们小区有一些邻居奶奶们自己种菜,不用化肥农药,品质不靠认证,靠的是邻居们多年口碑相传、相互扶持建立的信任感。每周二下单,周四就能取菜。

●11月广州疫情期间,我在番禺封控时在小区团购买的菜,一共29元。

我曾经在广州长洲岛深井古村居住好几年。当地华德福学校家长社群向来有支持生态农耕的传统,学校和家长们每周会定时从附近的生态农场订菜,甚至有的农场本就是家长在打理和经营。

川爸就是这个社群的一份子,在江门有自己的农场。如今川爸在深井古村口开了一家叫川爸农场的小饭店,店里只卖捞粉、烧鹅饭和豆腐花,成了我在村里解决午饭、晚饭的不二选择。

以前老店的门口还堆放了不少川爸在江门的活力农耕农场种植的蔬菜,以及自己做的豆腐方便大家购买回家烹饪。

●川爸开在广州深井古村的老店。

四、学点老手艺

在我看来,建立本地食物体系,离不开对本土生活智慧的了解。

例如广州地处岭南,气候湿热,为了去除体内的湿气,老广们应二十四节气安排日常饮食。为什么煲祛湿汤,为什么天热的时候喝糖水,以及各种不同配方的凉茶,都是学问。

简单来说,了解岭南地区的饮食文化,就能了解这一方水土,了解人们世世代代如何在与自然的相处中找到了妙方。于是我们便更加懂得,为什么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和发展本地食物系统与本地饮食文化。

学习老手艺不容易,我们每年特别喜欢的活动就是包粽子,夏天还要去朋友宝娃家学习做凉粉(连凉粉草都是宝娃一家自己种的)。日常生活中的本土食谱,对于我们建立对本地食物系统的认知显然不可或缺。

●宝娃的公婆正在做凉粉(暴露了我们在等吃)。

五、食育

说到食育,大家常会提起日本食育法中相关的规定,即希望通过食育,让孩子们能够获得生存的能力、丰富的人性、与食物相关的知识、对食物进行选择的能力,及建立健全的饮食生活。

可当我不断和更多家庭共同关注食物时,我们发现食育还可以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连接,保育社区传统与文化,保留和传承家的味道与情感,以及让我们获得自主生活的能力。

本地食物系统的建立,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积极掌握生活的主动权,重新思考人与社区、与自然的关系,在不断的追问与思考中,从内在出发,赋予我们更多行动的动力。

将食育带进生活,即意味着我们在一日三餐中,作出自主选择,实现自我赋权。也千万不要觉得食育必须是专业的人才能做的事情,哪怕是跟孩子一起读读和食物、农业、自然有关的绘本故事,就是很多家长能够做到的事。

●我对食育的理解。

六、阳台种植

哪怕你从来不是园艺爱好者,但总能找些“命硬”的品种试试吧。

十几年下来,在我家四、五平米的小阳台,我累计种过近30种蔬果:花生、土豆、红薯、生姜、沙姜、山药、辣椒、番茄、紫苏、大叶罗勒、九层塔、薄荷、迷迭香、菠萝、南瓜、黄瓜、芝麻菜、甜菜、樱桃萝卜、潺菜、芸香、韭菜、芋头、黄豆、香葱、大葱,甚至木瓜。

其中,最常吃的是大叶罗勒,而种起来最有成就感的是菠萝,尤其是你看着菠萝慢慢挂果、开花,那种惊奇!

阳台种植的收获当然只能解馋,连果腹都难,但却可以激发你对食物的本源——农业和自然的热忱。在我看来,建立本地食物体系需要从认知开始,而什么季节种下什么作物,如何收获与烹饪,就是行动与意识培养之间最好的搭配。通过照料阳台上的植物,让我们与土壤产生零距离的连接,也与这一方的阳光、雨水、空气好好连接。

●我家阳台种植的部分蔬果。

七、社区菜园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本地食物系统的建立只靠我们自己在家里倒腾显然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与更多的人一起去创造些共识,去共享我们生活的“日常”。而当大家都开始种植,在每个角落种植,事情就会朝一个很有意思的方向发展。

一说起社区菜园,或者可食地景(edible landscape)、可食用花园,大家会想到很多好玩的事情。

●2017年上海创智农园。

2017年,我去上海拜访了创智农园和它的创办人——同济大学的刘悦来老师。我亲眼见到:不大的菜园划分为不同片区,生态池增加了生物多样性,蚯蚓塔和香蕉圈让大家学会如何堆肥,金色的稻谷能让城里的孩子体验一粒米的历程,集装箱改装的空间里还建立了种子图书馆等等。

社区菜园成为居民们相遇、交流、学习、共创、放松和娱乐的空间,赋予了社区生活更多层的想象、选择和意义。城市人也可以下楼就下田,产出未必惊人,但集结了更多懂食、爱食,愿意去探索食物与生活的同好,这就够赞的了。

一旦你跟某片土地打过交道,便会留下深深爱意。对我来说,深圳梧桐岛天台菜园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

第一次在这里耕作还是2014年在Robin Francis老师的朴门永续设计PDC课程上。当时土壤缺乏生命力,园区的工作人员种上黄豆固氮,我们又利用厨余和自制的发酵茶堆肥。

再往后,经由越来越多热爱农艺的朋友加入,现在梧桐岛所有24栋楼的屋顶,已经全部改造成了菜园。每周都有不同的朋友过来梧桐岛天台农园耕作,还有不同主题的聚会,这样的空间,把偌大一个城市有着共同热爱和追求的人集结在一起,形成一个相互学习和支持的社群,也传播更多可持续农业的理念。

今年暑假我去探访梧桐岛天台农场的种植好手月丽,合影里大家都笑得好甜。我们身处屋顶,身后是深圳的宝安机场,脚却踩在泥土之中。梧桐岛天台农园就像是一个现代隐喻。

●深圳梧桐岛天台农园。右下角是我和月丽(右),背后就是宝安机场。

八、成为合作生产者

今年,广西柳州三江三生微社的伙伴们,计划开展“我在三江有亩田“自给自足计划。

简单来说,他们希望找到生产合作者——消费者付出定额的费用,作为“谷东”来“承包”一亩田,真正的农友们则在当地以侗家传统鱼鸭稻共作的方式,种植保育老品种水稻,所有鱼、鸭、稻的收成与风险,大家共担。

负责种植的伙伴我们认识已经数年,也曾相互走访,所以不带任何犹疑的,我们决定大力支持,包下一亩田。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们通过网络共享开耕犁地、插秧、鸭苗、鱼苗下田的快乐,共享一片翠绿的水稻田,暑假我们还过去串门享受“地主”巡田的喜悦。

但同样,我们也跟大家伙共担今年因为极端天气灾害带来的风险,亲历干旱缺水的夏季,稻米减产,鱼鸭生病。我们第一次作为生产者的合作者,体会了种植的辛劳,靠天吃饭的不可预测;同时也品尝到生态种植的稻田里才能长出来的美味香草。

看着丰收的金灿灿的谷子,最终又被细心地打包装袋,我们希望这样的实践超越简单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界定。

●广西三江三生微社的生态稻米。

九、抱团丰年庆

看到这里,是不是发现,本地食物体系的建立实在是需要集结太多人的参与和努力了。

就像前述Joanna Macy论述大转折的行动一样,不同面向的行动是没有高低之分的,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是可持续的在地食物系统,那么所有的行动都应该被肯定和支持。

你可能正在做一些直接的消费抵制,例如不购买过度加工或者食物里程太长的进口食物;也可以是你正在寻求替代性的本地食物解决方案,不论是发起共同购买,还是努力学习PGS参与式保障体系;又或者你开始从事意识转变的教育项目,例如通过食育启发人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究竟是什么。

所有这些都意味着,我们是这场大转折的一部分,我们正在共同编织一张面向未来的在地食物网络。

如果你想遇到更多与你有着共同想法,不仅思考着本地食物体系,还关心可持续生活,城乡关系等话题的人,希望大家能一起抱团取暖,那就去了解在广州已经举办过五年的丰年庆,或者其他类似这样的活动,例如这个月深圳梧桐岛的冬添市集,和大家共同成为小潮流的弄潮儿。哪怕波澜不惊,也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展现自己的行动。

●在广州举办五年的丰年庆,集结了关注生态农业、城乡发展等各种话题伙伴们。今年,京广两地的伙伴正在联动,探讨在疫情背景下,如何在线上连接更多伙伴。

在开展行动前,让我们再一起回顾一下我们能从英国转型城镇运动中学到的几点经验和原则:

  • 本地食物体系的建立需要长期的投入。
  • 本地食物体系的建立离不开社区居民意识的转变。
  • 本地食物体系的维系需要身处其中的所有人与机构,具创造性的发挥自己的作用,做好不同的角色,活出自己的相信与个性。
  • 本地食物体系的维系不可能单兵作战,我们要向生态系统学习,共同建立面对外界冲击的韧性。
  • 本地食物体系的维系离不开对自然的爱,还有对人的信任与支持。

让我们在日落之前,行动起来,种下希望!

食通社作者 | 周娅

大学教师,永续生活倡导者,2020年疫情期间在英国舒马赫学院攻读转型经济硕士。

编辑:天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