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子的一平米厨房开篇:爱上层楼

一、行走在食物自给自足的路上

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无非衣食住行。自从八个月前住进“恶人谷”,有了自己的田,又在田边花了不到10万建起了我的小屋,我现有的衣服足够穿,立马刷新了这条老命对于衣食住行的需求。不琢磨添衣;田间小屋要多好有多好,也不琢磨住;住在恶人谷于愿已足,此间乐不思行;每天需要面对的,唯食一途。

入住恶人谷,不消两个月,我就实现了地瓜叶自由+葱姜自由,只是所有蔬菜自给尚未成功。春节返乡之前种了冬菜,远道的、当地的都有,有云南的苤菜、红蒜,也有当地葱蒜蚕豆芥菜油菜萝卜等等,然后回家过年,把一切交给天。

拜天气所赐,这个冬天,恶人谷雨水充足,天生天长的小葱与萝卜大丰收,蚕豆长势不错已经开花、丰收在望,油菜芥菜成活率不高但也够吃,可惜豌豆只活了贵乎稀有的两棵。

去镇上赶集,只买回了鸡蛋与生姜,其他我想吃的东西自己地里全有。回来马上就要自己种姜,蔬菜自给自足没有问题。下一步要面对的,是水果与粮食作物自给,那是大工程,在这里不跑题,这一节主要说说与食有关的方法,以及场所与器具。

二、爱上层楼

实话实说,这则文字写起来卡壳蛮久,我要把住在田里的衣食住行说清楚,但是连续几天说不清楚,包括题目都一直没能确定。后来才明白,原因在于这几天降温,连风带雨。而我平时劳作之余已经习惯了到处游走,随便找个舒服地方站没站相坐没坐相,这样读书写字才来得爽气。我日常的活动空间都是开放式的,风雨交加则行不得也,如此坐立不安好不郁闷。今日此时,午后雨住风停,复又这里晃晃那里摸摸,题目四个字是自己跳出来的,彼时我正夹着一本闲书一步一步上楼梯。

●半年多前仍在建造中的楼梯。可以看到当时阁楼上还有个蚊帐。

上得阁楼,其实什么也没有,整个屋顶空空荡荡,除了八面来风去去无踪,只有跑不了的柱子支撑着我的顶棚。所有免费贡献妙计让我在阁楼立板建房搭围栏一类诤言,全都置之不理,翻翻白眼让这些苦口忠言秋风过驴耳,素来节俭的我就是要奢侈一回,让32平米宝贵面积这么空着。

说是空着也不准确,我还是放了东西的:一张躺椅,一个吊床。

●阁楼上,躺椅、吊床、我的脚趾头。

在我的阁楼上拍照,四时风光都有共同的边界,就是我的立柱和顶棚,没关系,我接受这种有边框的风景,本来人就是生活在有限制的世界里嘛。不管拍什么,蓝天白云绿树青山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景——我的脚趾头。曾经被人指责这太“煞风景”,嘿嘿此说纯属嫉妒不用理他。

爱上层楼,不赋新诗不说愁,也不欲说还休。我在这里隔岸观火看日光灼灼,也经历了突如其来的几场暴雨、隔岸观水。在这样的边界和风景里,读什么书,都是闲书。

●阁楼变身书房,天梯和厨房剩余的材料做了个支架,适用于纸质书和电子书。

三、厨房,也是通向巴别塔的天梯

如果说,阁楼是我的巴别塔,那么诞生了这个题目的楼梯,就是我的天梯。

食在恶人谷,要想说清楚,就必须先说我的楼梯。

因为这个与房子高度一体化的楼梯是我得意之做、完全自己设计自己动手DIY,也是实践吃货理想的重要场所,同时兼有“楼梯+厨房操作区+置物架”三重功能的开放式厨房。

开工之前就想清楚了,恶人谷不买家具也不做橱柜,设计也不必交给“专业人士”,再怎么高明的木匠铁匠都是“别人”,我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只有自己最清楚。就像我的自给自足要自己动手实践一样,凡是生活所需的用具,都用货架钢自己做。

●不用设计师,我自己用这些钢架组装出了一套天梯下的一平米厨房。

人每天都要吃饭,厨房操作区必须认真对待;阁楼是我坐地观天重要场所,需要很容易上得去下得来;即使不是吃货也知道,与吃有关总会七七八八一堆杂物,需要有地方安放,我要同时满足这些需求——“楼梯+厨房操作区+置物架”,三项重要功能,一个也不能少。

而且,建房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怎么减少占用土地,同理,所有生活用具也一样,在充分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一物多用,减少面积和空间占用。

我的房子是轻钢架构组装式板房,铁匠师傅钢料进场的同时,我网购的钢材也到货了。铁匠建房框架是标配6米轻钢管材,我买的是标配3米的货架角钢。我要为自己亲手打造天梯。

角钢标高3米,刚好房高3米,3米跨度之内,要完成3米爬升。基础框架4阶,加顶层转角平台,6框5区共有6对承重立柱。楼梯厚度60厘米,也是置物架的深度和操作台的宽度。

实话实说,这样做出来的架子有点儿软,组架过程中围观群众都说“不结实”。确实不结实,不仅前后左右水平飘摆,立柱还会上下忽悠以示“不堪重负”。但是别着急,等有了框架再说其他。

●组装完成后勉强立起来靠在墙上的样子。踏步间距60厘米。

完成基本架构,把架子晃晃悠悠立起来之后,拖到墙边,先在内侧用螺丝打在墙体钢架上,这样架子就不再水平飘摆,又将外侧承重立柱用方木加固,人踏在上面就不会再垂直忽悠。有句老话,立木顶千斤,说的就是这个。

现在这么写着容易,不过敲两百来字,当时我满头大汗做了三天,不管是做铁匠还是做木匠都是新手,现学现做就要承担这么重要的使命,确实压力山大。

●靠墙钉牢不再左右摇摆+加板也限制水平晃动。此时已经增加一层,踏步间距30厘米。

我的压力不仅来源于自己学艺不精,还源于周边热心围观群众的宝贵建议太多。我得先力排众议,把架子按我的规划立起来,再慢慢修订完善。

神来之笔是两层直角中间的三角斜撑,借原有受力支撑柱,只加一根斜料,实现加层,由每层爬升60厘米变成了适中高度30,有效借力于几根主力支撑,坚固度也好。

●加板前后的楼梯,请注意三角斜撑的神来之笔。

经验和教训都是同一条:“围观群众”这种宝贵社区参与,嘿嘿,一定要慎用。

四、一平米厨房

我的宝器架子功能强大。首先是收纳功能,作为一个吃货+吃吃喝喝课程老师,我的食材与炊具够多,3*0.6,全都在这个1.8平米的范围内各安其位,不仅能把现有物品收纳清楚,还为未来预留了提升空间。这1.8平米被平均分为五份,占地最多的是冰箱和收纳,安放炊具的料理空间五分天下有其二,不足一平米。

●天梯下的厨房,占地不到一平米,分为五份。

然后是操作功能。离开台湾前与出版方和编辑交流,提到我的课程中针对现在都市蚁族的自煮建议,有个“一平米厨房”,她们都建议成为一本书的内容,至少也要是一个丰富的章节。

老早就有意实践一平米厨房,回来之后在福建云南等处有过四种版本以上短住版本实验,亲测有效。一平米之内,就都能完全谢绝外卖,自主打理一日三餐,不必费太多时间,但能保证充足营养,而且,仍有丰富口味。

四处飘零尚且如此,如今在恶人谷定居,一定做成升级版本,不是越升越大变成两平米三平米,而是在保证功能和舒适度的前提下越来越小。

现在我的操作空间已经不足一平米,只有1.2*0.6,0.72平米,烧水、煮、煎、烤、炸、综合料理各都有专门器具,而且都安放在便于使用的位置,还留有相应收纳空间。

●为了防晒,冰箱前有一块可以卷起来的布帘,不宜被晒到的食材也放在这个空间。

后来,为了安顿做发酵用的大号电锅,又在旁边增加了0.12米的木条,可用面积一下大出不少,不过还是没超过一平米。

面积虽小,但不能因为一平米厨房就压缩功能,我的炊具和小工具足够多,希望做每件事都有专门趁手的家什,炊具都平面摆放用起来不打架,所有用具挂上墙,既不占地方又好找,还可以借助太阳光免费紫外线消毒。餐具用具都选可以挂的款式,不能挂的也可以自己打孔或者加上铁丝圈变得可挂,不怕晒的金属餐具迎光面前排就座,怕晒的放在稍后背光处。

●收纳重要原则:能上墙上架挂起来的坚决不占用平面面积。

五、找到通向生命巴别塔的天梯

即便是四处飘零的都市蚁族,最基本的居住条件也会有电和水源,那么只要有一块一平米位置,或者只有我的0.72平米甚至再少一点,就可以实现全功能料理。

如果愿意,这片小小的地方不仅能够料理,还可以兼做餐区。用身边地里的菜,煮一个萝卜汤,配蔬菜豆腐煎蛋,操作现场直接把炊具变餐具,电饼铛和电锅立马变身餐具,不仅减少清洗工作,还有利于食物保温。一人食、两人餐,都没问题。

●烹饪、就餐都能在这个一平米的空间精简完成。

最后,必须顺便表扬和自我表扬一把:所有操作台面和置物板,也都是自己独立完成,对提升木工技艺大有禆益。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恶人谷蜗居,虽然只有一层半,但是五脏俱全。既有脚下吃喝拉撒的土地,也有头顶读书梦想的层楼,如果说阁楼是我的巴别塔,那么天梯,恰好同时也是柴米油盐烟火之地。生活本身,总是自带寓意。

其实放大一点,生命也是这样。人生实苦,做点喜欢的事抚慰人心,就是生命的巴别塔,自己动手,即是天梯。

食通社作者:扣子

农夫毅行者,村庄酿酒师傅。全职吃货,兼职农夫,业余写作。

图片:非特殊注明,均来自作者

编辑:天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