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里的“科技与狠活儿”,到底图什么?|食日谈 Vol.19

2022年,“科技与狠活儿”这个词流行起来。通过网红博主的夸张表现,大众消费者再次重视起那些藏在日常食品中的添加剂——不是“苏丹红”“塑化剂”这一类绝对有害的非法添加剂,而是那些“合法,但没必要”的食品添加剂。

在这期节目中,食通社的两位主播邀请嘉宾孙霖和我们一起聊聊这一话题。

做酱油可以不用一粒黄豆,最简单的白吐司之中含有十多种添加剂……用于防腐保鲜、调味、调色、调香和调质地的人工材料,共同努力“模拟”出了天然食物的模样。

然而,在食品工业出现之前,人们也能够通过烹饪、发酵等方式实现类似的效果。在第一粒味精(谷氨酸钠)诞生之后,那些漫长的、费工费料的天然加工过程,比如发酵和吊高汤,从此就有了更简便、更便宜的替代做法。

以浓缩替代沉淀,以重口味安抚日常的巨大压力,难道就是近百年来高速发展的人类社会所要走向的必然?我们又是否清楚这种替代导致的代价?

而每一个在这样快节奏生活中难以停下的人,如果可以抽出一点时间看一看食品的配料表,是否是一个让我们挣脱社会时钟、找回自我的契机?或许本期节目能带给你一些前所未有的启发。

本/期/嘉/宾

孙霖

传统饮食文化及有机饮食研究者,美食评论家,美食专栏作家,有机食品生产企业及餐饮企业资深顾问,“禅厨”公众平台创办人。通过文字、谈话、互动沙龙、食物设计展现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影响他人,帮助有机种植者、有机餐厅老板和大厨、有机食品加工者及消费者提供产品评价及调整方案、文化启迪、厨艺洞见和独特创意,让他们在各自的角色中去展现更多自己的精彩及天然食物的美好。

 

 

本/期/主/播

万琳

食通社成员。很少下馆子,经常下厨房,尽可能不点外卖。吃妈妈做的饭长大,自己的厨龄也已满15年。喜欢探讨“怎么做更好吃”以及“怎么做更省事儿”。

 

 

 

晓晶

食日谈制作人。做过商业记者,也采访过米其林大厨,现在希望能回到食物的源头,更完整地看待世界。这两年的变化是,买食物会认真看成分表了。

 

 

 

时/间/轴

03:02 食品添加剂到底是什么?非法的添加剂和越来越受关注的“合法但没必要”的添加剂。06:39 食品中到底为什么需要添加剂?当甜味、鲜味、色泽、质地都能用添加剂模拟,好像一切都变得便宜又便捷。07:58 由添加剂勾兑而成的酱油,其实一颗黄豆都没有;普通的超市白吐司,没有十几种添加剂做不出来:工业化社会的大量需求下诞生的科技与狠活。

19:26 食品添加剂的蝴蝶效应:日本人发明的味精流行到中国民国时期的菜谱里,一勺味精就能复制一锅高汤的鲜美,让辛苦调味的厨师相形见绌。

22:09 最近几十年,为什么重口味的“辣”成了风靡全国的新口味?

27:00 聊聊代糖:为少数有特殊需要人群研发的技术,进入大众饮食后,会不会有健康隐患?

32:26 合法的添加剂本身或许并无大害,但无节制的滥用食品添加剂,可能就会有大问题。

37:22 重口味背后,是个体寻求压力释放,也是社会快节奏的缩影。

44:19 能量有限的地球,想要承载越来越庞大的人群,资源有限,只能“添加”?

50:09 日常生活中,多看一眼配料表,让自己的“食商”也随着阅历增长。

56:42 大众化的社会时钟带来平均的生活方式,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寻找自己的节律,从吃饭开始“找回自己”。

网红博主的另类科普让消费者又关注起“食品添加剂”。
一瓶酱油的配料表。不妨也看看你家的酱油瓶都包含哪些食品添加剂。

用全粮食材料及传统工艺缸晒酿造的酱油需要8-12个月生成。而工业化生产中1-3个多月就能出酱油,勾兑一天就可以。

孙霖曾在美国麻省大学参观校方引以为豪的食堂,每种食物所含的营养素都被清晰地标注出来。除了借助数字来计算营养,我们的身体能够感知到自己缺乏的营养吗?

点击 此处 收听本期节目

扫描下方二维码

在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荔枝 | Apple播客

订阅「食日谈」播客

欢迎在各播客平台评论区留言,我们会不定期回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食通君微信小号,备注“食日谈”,进入播客听众交流群。

播客创作团队

统筹:晓晶

制作:晓晶

封面:万琳

音乐:岜农

编辑:王昊

版式:小树

联络邮箱:xiaojing@foodthink.c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