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夏就要结束,但秋雨可能一样让人心寒。
今年的夏天很不寻常,全国各地接连出现极端降雨和高温天气,陕西地表温度最高飙到72.9℃,位于东北的哈尔滨空调安装数量激增,北京暴雨用了四天下了一年的雨量。
每当窗外的雨下得白花花一片,人们心里或许总会生出一种想法:雨是公平的,平等地洒落在这个世界每一个人身上。可我们却忽略了老舍在《骆驼祥子》中指认的事实:“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
不久前,Nature Cities探讨极端天气下消费者将暴露风险转移给外卖员的文章,与其说是得出了什么创新性的结论,倒不如说是把人们普遍感知得到但却不愿意面对的事实,以“科学”的形式公开化了。
食通社随后在《暴雨中的商战,外卖员的苦夏》一文中,记录了几位外卖员在恶劣天气之下遭遇到的不为外人所知的隐秘困境,却没想到在评论区引发了一场关于“暴雨天要不要点外卖”的激烈讨论。
●下雨天正在路口焦急等待的外卖员。摄影:玉阳
而在食通社另外一篇文章《送外卖是一种“短命劳动”吗?》的评论区,也出现了“是否应该关心外卖员吃得好不好”的争论。不幸的是,因为违反某种无法知晓的规定,这篇文章已经被删除了。
●点击此处,可获取被删文章。
正如一位网友指出的那样,类似话题在十年前就已经讨论过好几轮了,但最后总容易走向“二极管”式的死胡同:“点外卖,虽然外卖员淋了雨,但是有钱赚”vs“不点外卖,外卖员不用淋雨,但是会失业”。
然而,食通社在仔细收集和整理了这些讨论后发现,即使最后仍然不免陷入情绪化的二元对立,但读者们在讨论的过程中依然呈现了许多复杂的视角和事实。
例如,大家都认为自己站在外卖员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但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那么谁才是真正关心外卖员的?再比如,大家都认为平台应该负主要责任,但在消费者与劳动者关系这一问题上,态度却是南辕北辙。还有人提出,看似是“既得利益方”的消费者是否真的把代价转移了出去?
这些难解的问题在此次讨论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展开。虽然仍存在分歧,但是当各方观点的共识和矛盾得以呈现,我们仍然比以前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在“恶劣天气下要不要点外卖”这个问题上,我们支持和反对的究竟是什么。
讨论一:赚钱or尊严,劳动者想要的是什么?
赚钱,并不意味着外卖员的眼里只有金钱,因为金钱的背后是养家糊口的责任,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尊严,也并不是什么“不切实际”的要求。它不只关乎劳动者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没有尊严,就意味着外卖员要预支生命健康、安全这类同样“现实”的代价。
@好梦连连:虽然我不怎么吃外卖,但都不点外卖你给他们发工资养家?
@Clémence:这篇文章解释了,暴雨天点外卖,真的不是在“帮他们赚钱”,而是在鼓励平台用算法逼迫他们“用命换钱”。
@lynnovoland:不只是外卖员,各行各业的底层打工者都很难做到“有尊严地挣钱”。尊严在打工者来说是个奢侈品,能有相对健康的工作环境(物理意义和心理意义上的)已经赢过大部分打工人了。舒心?薪水报酬中的一部分本来就是为工作中遭受的怨气买单的。
@gogo:有一天工作日中午去银行办事,太阳晒得地面感觉随时烧起来了,我在车上观察到,这个时间点城市里还在露天奔跑的人类好像只有外卖员。
●夏日的午后,刚从商场小跑出来寻找电动车的外卖员。摄影:玉阳
@Roo:很多人为啥不愿意相信外卖员在恶劣天气下就是不愿意跑单呢?哪怕相比于谋生的压力,这种心情只有那么一丢丢藏在他们心底里。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想要更有尊严的劳动,只是被压制了。
@衣襟溶绿:就想知道,在热天冷天下雨天,应不应该点外卖呢?不点那外卖员有收入吗?
@俞黛眉:我读这篇文章的大意是,外卖员极端天气下工作的额外收入,远远比不上遭受的痛苦。最重要的是,极端天气工作是被强制的,外卖员无法规避。
@木匠锯子:那恶劣天气不点外卖谁给外卖员发钱呢?某种程度上的因噎废食。
@寺:你读过文章了吗?暴雨天水都沒过膝盖了,哪个骑手想冒死赚这几百块钱。
@HE(外卖员):去年下雨那水涨老高了。我想着偷懒的,打算不去跑了。刚过没一会,站长就在群里发了其他人被罚款的通知。一天没出勤就扣五百,都够我跑一天半的了。吓得我又赶紧去了,这要是路上有个坑,有个井盖漂起来,那不真完蛋了。对了,我上次跟站长请假,找的理由是带媳妇去医院检查,其实我连结婚都没结,真是没办法找办法。
●暴雨天,大雨漫过了外卖员的膝盖。图源:HE
@慎独君:其实都是被生活所逼迫,不得不在极端天气里,以生命之名义继续前行。但凡可以歇一歇,极端天气里都在家休息了。
@Jane田秀珍:靠给人送饭吃饭的人,能吃上饭就觉得很好了,哪还管自己吃的是不是营养健康。马路上横行直闯,电梯里骂骂咧咧,很多外卖小哥都是拼命奔跑,拼命赚钱,其它都与自己无关。
@匿名(外卖员):年纪轻轻现在熬的时不时心脏痛一下,索性连休杜绝高强度,您猜这个月怎么着?快要饭了。所以说就得干,不干就得饿肚子,还得使劲干,可身体招谁惹谁了?
@IKe:何不食肉糜的研究,不规律吃饭好歹能撑几十年,规律吃饭接不上活儿干,过不了两天就得饿死,谁不知道规律吃饭有好处?问题的关键是在这里吗?
@英冠球队爱华顿:规律吃饭就饿死,真敢说啊,你跑过外卖没有,让骑手多关注下自己的健康不好吗,你自己理解有偏差别出来影响别人。
@暴躁的阿磐(外卖员):送外卖其实就是个拿命挣钱的过程。我从事外卖行业8年,最开始和现在的一些新人一样,到点儿吃饭,哪怕延后1-2个小时。但后来我的吃饭习惯就发生了改变,拿那些方便进食且不会耽误突如其来的订单的东西,作为主要食物来源。甚至有一段时间,我还买过军用压缩饼干,在等红绿灯的时候,掏出来吃两口。直到后来干脆为了节省时间,也为了不必要的上厕所,因为大家都应该知道,只要进食就一定会有上厕所的风险,对于外卖骑手来讲,有的选择,会尽量选择不上厕所,即使是最简单的小解,有可能也会错过一两个绝世好单。
@Wie(外卖员):文章的描述让我产生了共鸣,希望国家和平台能够完善制度,让我们的工作条件越来越好。讨论二:团结or对抗?今天的消费者,明天的打工人
面对外卖员在极端天气下遭受的苦难,也有两种看法:一部分人认为劳动者通过送外卖赚钱,消费者则是付钱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况且很多消费者也是打工人,在工作忙碌的情况下,有着点外卖的正当需求,不应该为此背负道德枷锁;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劳动者的安全与尊严应当维护,正是因为消费者也是打工人,所以才需要团结起来,彼此关心。一些人甚至并没有陷入辩论的语境,而是表现出了对外卖员伤势的直接关心。或者通过回忆自己和家人送外卖的经历,和外卖员产生共情。
@资深食瓜群众:暴雨暴雪大风天气点外卖的“人”大多无良心。
@Aogu Kailin:大半夜看病的人,大多无良心,因为打扰医生休息!双11网购的人,大多无良心,因为快递员整天连轴转根本没休息!遇到危险打110、119的人,大多无良心,让无辜的警察和消防员冒生命危险受罪!
@我只是想扫一下:能把人命的安全和暴雨当天能否吃上一顿外卖做对比,太伟大了。
@Aogu Kailin:如果说暴雨天配送存在潜在风险,你觉得这是消费者施加的还是平台施加的?规定配送时间、奖惩制度是消费者定的吗?消费者有权参与决策吗?外卖员的压力来自订单本身还是平台?为什么都在谴责消费者而不去声讨在办公室数钱的资本家?
@我只是想扫一下:在大暴雨的天气下,反正我不订外卖也有别人订,是这种心理吗?作为一个成年人,连自己做饭,去楼下小餐馆吃或者吃泡面糊弄一顿这么难?
@Clémence:这其实是特权心态的狡辩。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外卖能不能点”,而在于——当明知骑手冒着台风暴雨在送单,你是否愿意控制一下自己的手指,避免在这种极端情况下让别人去替你冒险。推动平台制度改良当然重要,但在此之前,每个消费者都可以先做到不在最危险的时刻增加骑手的风险负担,这是最起码的共情和分寸感。
●在湿滑的道路上仍高速行驶的外卖员。摄影:玉阳
@momo:普通消费者不要被道德绑架,该做啥就做啥,我每天上班也很痛苦怎么没人心疼我。下单点外卖才有收入,不想做就别做,给你惯的,厂里不用日晒雨淋你去当厂工好了,谁上班不辛苦?
@福团:把自己当人,把别人当人很难吗?又开始底层一定要互害的逻辑了。能够体谅别人,有同理心,有道德标准才是一个人正常该具备的。
@momo:我就是没法把自己当人拒绝不了996,所以我也没法把别人当人,为别人耗费这个精力,这样都不懂吗?你们大善人见不得骑手大雨天跑外卖,怎么就见得我们这些人996饿肚子?
@福团:就是因为有你这种人,让恶毒的逻辑有滋生土壤,才造就了现在环环相扣的漠视。只能说你活该一辈子996,因为你不值得任何更好的生活和更良善地对待,当代人努力争取的权利放在你身上也是“肉包子打狗”。
@momo:你要是真的有人性就应该去呼吁平台改变规则而不是道德绑架普通消费者。我等普通人为生活奔波没有多余的精力和善心去区分哪天不点外卖。
@寺:这里说的大雨显然不是正常下雨,换到广东就是台风天、暴雨天,是非要刮台风点外卖吗?以前没有外卖平台的时候大家也正常活着,怎么现在提倡刮台风不点外卖就成“打工人背锅”了呢?
@等石灰石:评论区有个人很努力在为暴雨天高温天点外卖辩护,消费者当然不应该被指责,但辩护方向不应该是否定外卖员的困境,没有一丝底层体恤。反而在叫“我上班也很辛苦,怎么没人心疼我”。
@KNT:消费者点外卖是合法权利,不应该被谴责。外卖员在工作过程中受伤主要是平台和系统因素。你最多呼吁大家特殊环境点卖外有同理心,但这也不是义务。谴责消费者完全是带节奏和错误认知导向。
@Roo:我理解每个人都不容易。如果我们都以纯粹消费者的身份,认为别人的劳动只是在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对劳动者缺乏最起码的人与人之间的共情,那这个世界真的还存在有尊严的劳动吗?想一想,如果别人把你或你的家人当成满足你某种需求的服务工具,你的感受如何?以及,那些总是说应该谴责资本和算法的人,应该认真想一想:如果消费者看待自己和其他劳动者的方式,和资本看待劳动者的方式都一样冷漠,那么我们凭什么认为自己有力量去改变什么?
@Waiting:我们买东西、点外卖,应该是默认给我的东西和服务不是压榨受苦的人生产提供的才对呀,为什么现在默认可以压榨劳动者,再让消费者去多付出精力和成本去做选择呢。外卖平台把风险、成本、道德压力层层下压,落在最末端的外卖员和消费者身上,平台赚走利润,却让劳动者用命换钱,让消费者良心不安。几个人点不点外卖,不影响整个系统运转。真正有用的是骑手组织工会,联合起来起诉平台违反劳动法,和促进骑手行业保护法的立法和落实。
@蟲:问问为什么点餐的人没有了做饭的时间,要去吃外卖?资本是一根甘蔗N头甜,格子间牛马的工作时间被拉长,衍生出送餐骆驼。
●在写字楼等待打工人取外卖的骑手。摄影:玉阳
@梅诗金公爵:在经济大萧条的环境里,不光是资本越来越无情,连普通人都变得戾气越来越重,怎么真的会有这么多人为难这些冒着风雨送餐只为挣一单几块钱的外卖员。人类真的应该提高一下自己的共情能力和同情心,我们都是人,如果不团结起来抵抗资本算法,这些恶果迟早会返回到自己身上。
@昆虫海岛:前阵子钉钉CEO 凌晨发现办公区没多少人,骂大家为什么提前下班,那个事情也令人感慨。都是一样的牛马,一样的奋斗,而且能在一线城市送外卖,和在互联网工作,都已经算是比较高薪了,更多人的苦痛是看不到的,他们的苦痛换不来足够的钱和关注。现在有班上就是吃屎,更多饿着肚子的人还在抢这口屎吃,谁在过好日子呢?
@多吃肉蛋奶:有年暑假我弟去跑外卖,肉眼可见的憔悴疲惫。他跟我说平台很严苛,虽然有一些钱挣,但是感觉身上的血正在慢慢被抽干。
@野鼠芭比:我送过几天外卖,在初夏还没那么热的时候,结果屁股长痱子了,又疼又痒,好久才好。真的挺难受的,大家都辛苦。现在女外卖员越来越多了。女生的生殖系统特点导致更容易感染,加上上厕所不方便,很容易得炎症。我真希望大家都能天赋异禀,不怕高温和严寒。之前顶风冒雨送一单外卖,迟到了一分钟,被扣了70%的钱!当时是半夜十一点多。因为是顾客没写清楚地址又不接电话,我申诉了,没成功,差点气死。
@evak2040:弟弟跟我一样总是闲不住会找点事情干。上个月暑假去送外卖,劳累过度加感冒加高原反应,诱发气胸前阵子做了肺部手术。
@厌翩浊:提醒一下,藿香正气水只能在不严重的时候起一定的效果,现在这个气候真中暑,还是去医院吧,保温箱里多带两瓶凉水和冰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