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旱北涝下的生态小农,去年的收成还好吗?
对农人们来说,极端天气广发、频发的2021年无疑是异常辛苦的一年。中国气象局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平均气温达到1961年以来最高,北方平均降水量高达697.9毫米,较常年偏多40.3%,为历史第二多,仅次于1964年。其中,京津冀地区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
几十年不遇的多雨天气让河北承德的恋乡农场遭遇了西红柿的减产。这几年,他家的西红柿一直是北京有机农夫市集上的抢手货。在西红柿收获的季节,每逢周六的市集,他们带来的300多斤西红柿,开摊没多久就能卖光。
去年却是个例外。由于7、8月的几场大雨和持续的阴雨,导致夏季茬口西红柿遭遇严重的白粉病,之后又直接造成秋季茬口土壤水份含量过高,出现了茎基腐病,死苗严重,严重影响产量。每周勉强能采60斤西红柿,只够分给那些早早在微信群里预定了的老顾客。
仔细盘算了一下去年的收成,恋乡的男主人、90后返乡青年温志强马上眉头紧锁:“我估计西红柿损失了得有七八成。”女主人任盈盈补充道:“其实旁边不少用常规方法种植西红柿的农户,收成还是不错的。不过我也听她们抱怨说,再下雨,打药的钱都花不起了。”
不仅是西红柿,持续的降雨使恋乡农场的花生也损失了一大半。水大导致出苗率极低,只有山坡上那一小块花生地,因为地势高没被涝着。
南旱北涝,小农感受明显
位于北京顺义区张镇的悟博苑生态农庄,去年夏天也饱受水患之苦。阴雨天气下,大一点的西瓜,还没成熟就都崩在地里了,裂一个扔一个,两亩地的西瓜一个都没得到。10月份收紫薯红薯时又赶上北京的大雨,往年三亩紫薯地能收6000多斤,今年只有2000多斤。红薯的收成也少了一半,大部分都烂在了地里。好在悟博苑主营生态养鸡,把紫薯红薯烂了的地方切掉,剩下的都用来喂鸡。
同样是种红薯,来自广西桂林的李发珍,则是因为干旱而导致红薯歉收,多年未见的大旱使甘薯蚁象蛀食情况异常严重。“不光是我们家,村里不少地块的红薯都失去了商品性,没法卖,主人都不挖了,我们就去捡回来喂鸡喂兔子,”李发珍说。除了红薯,去年她们村里野放的柿子也个小,量少,目测比2020年减产了六七成左右。
农户们的观察也基本印证了国家气象局的数据。数据显示,去年华南地区降水量减少17%,为2004年以来最少,干旱频发致使华南土壤墒情低,江河水位下降,山塘水库干涸。
据广州从化区仙娘溪村的杨桂清回忆,以往遇上丰水年,村里大山电站的发电量曾达到90万度,但是去年只发了27万度电,是这几年来最少的一次。降水明显减少也让山上的溪流也比往年少了很多,连村民的饮用水都受到了影响。
面对气候变化,生态小农在行动
认识李发珍,是在去年11月广州“丰年庆”的农友座谈会上。参加座谈会的还有来自华南地区的十多个农友。按照主持人黄亚军的设计,每位农友都在一张A4纸上,用曲线图的形式展现了过去五年的收成情况。由于种植经验、种子选择和粮食作物、蔬菜品种的不同,收成的好坏也各不相同,然而在过去的几年里,农友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极端天气的影响,特别是当极端天气出现于农作物生长收获的关键节点时,对收成的影响更加显著。
面对极端天气带来的影响,农友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在逐渐增强,也开始摸索应对的措施。比如广州从化仙娘溪村从事生态种植的农友杨国星,去年虽然因为旱情而遭遇了早红薯的大幅减产,原本亩产1300-1500斤的地只收获了300斤,但晚红薯的亩产却意外地超过了2000斤,达到历史新高。在他看来,这既有选择了不同品种红薯苗的缘故,也和水旱轮作有很大关系。水稻收割完后的8月份才种晚红薯,刚好避开了干旱的影响,种下去没几天就下了雨,所以红薯的长势很好。
但是对于靠天吃饭的农人们来说,“刚好避开了干旱”这样的事件只会变得越来越可遇不可求。农业生产要应对极端天气,需要更好的土壤、更扎实的种植技术和精细而灵活的经营管理方式。这也是广东惠州叁物园生态农场的陈毅在座谈会上表达的观点。2017年就开始经营农场的陈毅观察到,气候变化对单个蔬菜的产量确实有影响,但因为农场采取多样化种植,蔬菜总产量并没有太大的损失。而且随着农场的生态不断好转,土壤质量和物种数量也在上升,所以他对未来的生产很有信心。
土壤质量和多样化种植是关键
北方也有农友验证了陈毅的观点。60后北京人柳刚半路出家,在顺义经营小柳树农场快十年,他已经总结了不少让农田和作物更好地适应极端天气的经验。比如,通过使用深松机等小型机械,来提高土壤的物理性和透水性,使植物根部能更好地呼吸。去年北方暴雨期间,尽管收上来的红薯是湿的,部分蔬菜的产量有减少,但农场里没有出现严重的滞涝情况。另外,通过使用自己发酵过的有机肥,增加了土壤的生物性,让农作物更加健康,更能抵御虫害。
事实上,过去九年里,柳刚先后在机械设备,灌溉系统等各种农业基础设施上投入了100多万:小型拖拉机,配上翻地的犁,深松机,非动力的播种器、起垄机、开沟机、施基肥的翻斗,以及他根据网上的视频学习制作的配套装置,使这个70多亩的有机农场,依靠五六个人就能运转起来。因地制宜的机械化和精细化管理,既增强了农场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也降低了农场的运营成本,让农场在面对气候和市场的不确定性时,更加游刃有余。
悟博苑的女主人林嫂则开始考虑多元化种植的问题。她说去年农场就开始准备扩大芦笋的种植面积,还想再种些葡萄,目前还在培育中。另外,她打算彻底放弃大西瓜,只用冷棚种小西瓜了,因为雨水太大的时候可以支上架子,不让它们与地面接触。
谈到对未来的期待,林嫂笃定而乐观:“生态种植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像我们这样的家庭农场,一家人对农场作物都特别上心,特别精心管理,还是有优势的。”
虽然去年的雨天给人一种北方会变得更加湿润的印象,但恋乡农场目前还不打算对品种做较大的调整,因为他们相信承德的气候还会以干旱为主。西红柿损失惨重这件伤心事也并没有让他们打退堂鼓。
上周,恋乡的女主人任盈盈在朋友圈发了一个视频,是她家今年早春的第一茬西红柿。隔着屏幕都能听出她声音里的喜悦:“早春的西红柿,已经定植15天了。看看长势,甚是喜人啦,长得非常粗壮,苗子也很好,没有徒长,没有病,现在已经开始长骨朵了,距离开花已经不远了,期待着春天的西红柿吧!”
食通社说
你是否也感受到了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欢迎留言和食通社的读者分享。
食通社也在筹建一个中国生态小农和气候变化的交流网络,让农友更好地了解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分享经验,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如果你有兴趣加入,请点击此处,填写申请表单。
作者:冯启华
食通社项目顾问。曾任记者,在金融机构投资领域工作十余年。伦敦商学院金融硕士专业,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美国弗吉尼亚理工自然资源专业硕士在读。关注气候变化、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相关议题。
广州从化仙娘溪村的木木对本文采访亦有贡献
题图©广东丰年庆
编辑:泽恩、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