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一整年的“科技与狠活”,过年前来解个毒
在这个“科技与狠活”主导食物和农业系统的时代里,很高兴又和大家度过了好好吃饭,或者至少一直在谈论如何好好吃饭的一年。
在我们看来,好好吃饭,不只是大时代的小确幸,也不只是保卫生活的个体努力,而是扣问食农体系的系统性不公正,从日常的微观层面切入社会与时代的病症,探索不压榨自然和生产者的食物消费的可能,形成新的团结和力量的过程。
2024年,我们通过文字、图片、播客、视频和公众活动等多种媒介,持续关注食品安全、生态农业、小农境遇、气候变化、外卖劳动、科技权力等议题。
连续第三个春天,我们撒了25位年轻人去全国各地的生态农场实习。酝酿许久的调研和培训项目陆续上线。团队也在疫情后第一次走出国门,见到亚洲和欧洲土地上的最新食农探索。
过去一年也是食通社团队发展最快的一年,新老同事们各自发挥特长参与到日常的工作中。当然,好好吃饭的代价是:每次做饭洗碗的工作量也变大了,以至于几位总是迟到被迫洗碗的同事们自发成立了一个跨团队的新部门“洗碗事业部”,据说蛇年还会推出本社第一个SOP。
照例在农历新年前,与各位读者一同回顾旧岁,展望新年,和各位读者、听友和伙伴共同走入好好吃饭的2025年。
– 避毒之道 –
了解了食品安全风险和原因后,普通人怎么能吃得安全健康?减脂减重的健康下厨、在自家门口开辟菜地、自制酸面包,在农夫市集采购生态食材,都是个体规避风险、掌握食物主权的尝试。
– 谁在种地?小农 –
成立以来,食通社一直关注小农境遇,致力于为生态农业从业者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和社会环境。过去一年,我们持续报道生态小农的故事:他们为什么入行?又如何盈利?不用农药化肥除草剂怎么种地?短短十几年间,中国的生态农业技术又经历了怎样的探索、积累和传播?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生态农业并有机会亲自实践,食通社于2021年发起了生态农业实习计划。农场实习生的劳动、思考和写作让更多人了解到中国生态农业的现状和务农之艰难。
在农业工业化的指导思路和政策环境下,小农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在企业和平台面前,小农如何一步步丢失话语权?食物生产标准化有哪些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土地平整、鼓励规模化经营又如何将小农推向边缘?
中国小农的经历,与其他国家小农的困境是否有共通与共鸣?
小农虽小,却是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先锋。他们的在地智慧,与环境和社会共生互惠,也保障了我们食物种类和来源的多样性。
以工业化农业为主导的全球食农系统贡献了全球近1/3的温室气体排放,也在加剧生物多样性丧失。
– 气候变化 –
在一线做实事的农民和公益从业者,又该如何摆脱“就气候论气候”的工作思路,带着气候视角去发现农村遭受的系统性不公正?
如何有效提升农村社区的气候韧性?农业可以采取哪些气候适应措施?好的研究者已经走出象牙塔,在土地上挖掘真问题和真解法。
–科技双刃剑 –
为什么要警惕外卖带来的便利?因为这种便利有代价且不可持续,资本利用算法对劳动者进行压榨和剥削,目的则是将消费者牢牢捆绑在平台上,而消费者反而要面对由外卖引发的饮食健康问题。
看起来省事的外卖,带来了巨量塑料垃圾、骑手劳动权益等各种社会问题。国际上也有一些关于外卖骑手的讨论和创新实践,新加坡甚至出台了政策保障骑手权益。除了外卖和电商,转基因和无人机飞防等新技术如何影响食农体系的生产端?
– 食日谈 –
我们也和土地上的年轻人对话。通过他们的视角与实践,我们看见了农业的另一种未来。
我们还做客了《新闻实验室》,和主播方可成聊了聊:我们如何吃得更好,更有尊严?我们也和“团力结构”、”100种生活”串台,借此认识了更多听友。
11月,“食日谈”荣获CPA中文播客文化节“公益环保类别”年度播客奖。这不仅是对我们的肯定,更代表土地的声音被听见了。
– 公众活动 –

我们走过南宁、上海、杭州、昆明、广州和北京,同三联学术、农民种子网络和雅理一起举办了7场关于《种子帝国》的巡回读书讨论。
我们从阅读餐桌的历史出发,重思公共领域中的科学话语,讨论怎样的体系或技术才能真正保障我们的粮食安全。
《问稻》《稻米之路》《充满希望的一天》让我们看到,稻农、大厂程序员还和外卖员面对结构性困境时的挣扎、反思和行动。
在12场分享会和讨论会上,我们聆听那些奔赴生态农场或回到草原的年轻人的心路历程,讨论气候变化之于环境、菜篮子、农民生计的复杂影响,见证在地食物体系的变迁和女性眼中的城与乡。我们也在9天3场的市集活动上,“赶集”遇见更多朋友,彼此带来新的视角与可能。
11月底,食通社的同事们南下广东,作为主办方之一参与一年一度的丰年庆。2024年,食通社组织了两场公开活动“本地食物的变迁”和“她说”,还举办了一场快闪展览,邀请观众一起探讨过去几年感受的气候变化,为受到天气困扰的全国各地小农发声。
期待今年能够继续在“做书”“双手做工”和“丰年庆”市集上见到大家。当然,最容易见面的还是我们常常去买菜的北京有机农夫市集。
-食通社生态农业实习计划 –
前三期毕业的60多位实习生中,有13位返乡或租地,另有11位留在生态农场工作,为可持续食农行业添砖加瓦。
食通社第4期生态农业实习计划已经开始招募,将于2月10号截止申请。如果你也有一个生态农场梦,请关注食通社公众号,认真考虑后报名参与。
– 联禾创作计划 –
最终入选的18个写作项目包含食农和环境、社会、技术、健康、历史、文化等交叉议题。作品将陆续与大家见面,敬请期待!
– 生态农业在地系统共建共学营 –

未来一年,食通社计划在江西、北京等地继续举办共学营,为生态农友建立区域技术互助网络。星标食通社公众号,不错过最新培训信息。
– 以及 –
是谁还不知道食通社开通小红书了?赶快关注我们,带你看更多好吃好玩好看的内容!

食通社全体同事祝大家
蛇年好好吃饭,诸事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