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减灾日,展望更有韧性的农业
今天,2024年10月13日,是第35个国际减灾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Disaster Eduction)。由联合国设立的这一纪念日,旨在唤起国际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
而在过去的一年中,在各地肆虐的愈发不正常的天灾依然是中国农民最大的威胁,农业“靠天吃饭”的常态仍在延续。
自入夏以来,全国各地极端天气频发。6月南方多省持续暴雨,洪涝严重;而北方却高温少雨,以河南旱情尤为严重,其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71%,多地农民浇不上地,忧心如焚。
进入7月,北方又遭遇旱涝急转。还是以河南为例,7月中旬出现破纪录的连续强降雨,多地房屋被淹、电力中断、群众被困。农民好不容易从旱情中抢救回来的庄稼,又一下子被淹。全国夏粮罕见地出现减产,比上年下降0.9%,农业农村部表示,略有减产,但仍属丰收。
受到全国主要蔬菜产地接连高温、多雨等极端天气的影响,这个夏天的菜价不断上涨。终于熬到入秋。9月超强台风“摩羯”登陆海南,全省农牧渔业总损失超过百亿元。75年来入沪最强台风“贝碧嘉”造成上海、江苏等地菜田淹水、大棚受损,还有阳澄湖大闸蟹养殖户称围网损坏,螃蟹出逃。
让人揪心的还有广东梅州6·16暴雨、湖南华容洞庭湖决口、辽宁葫芦岛特大暴雨……气象灾害接踵而至,但并非今年独有。全球温度升高导致大气含水率增加,天气系统更加活跃,更容易出现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
世界气象组织在今年初确认,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并预计2024年的平均气温可能会更高。数据显示,自1980年代以来,每一个十年都要比上一个十年热。目前全球平均气温已经比工业化前(1850-1900年)高出约1.45°C,未来还将更热。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破坏性也越来越强的气象灾害,成为农业不得不面对的新常态。
借此机会,我们整理了食通社过去发布的气候相关文章,和各位读者共同回顾近年来农业遭受了哪些气候灾害,以及如何建立更有韧性的农业系统。
一、极端天气频发,谁来关心小农户?
▼点击链接,阅读相关文章
当极端天气事件淡出公众视野,受灾的小农处境依然艰难。面对作物损失、家园破坏以及未来的种种不确定性,生活的重建和生产的恢复漫长而困难重重。很多小农户尚不知气象保险为何物,而保险赔付也并不足以弥补损失。
除此之外,我们也关注到牧区和牧民的情况,尽管更少见于媒体报道,但处于生态脆弱地区的他们正经历着更深的气候威胁。
▼点击链接,阅读相关文章
二、每一年都要当作“小年”来对待
▼点击链接,阅读相关文章
气候灾害是天灾还是人祸?在关注气候事件时,我们是否认真考虑过导致灾害发生的另一些人为因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对环境健康的忽视,加剧了农业系统的单一性和脆弱性。
▼点击链接,阅读相关文章
三、危机下的出路
▼点击链接,阅读相关文章
基本概念和原则上的共通并不意味着可以“照方抓药”。农场所处的自然环境、品种与规模各不相同,能因地制宜地将这些原则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并减少气候风险,则需要对当地气候条件的深刻理解和对技术的钻研。
在这一点上,农民才是最了解脚下土地的人。科学家只有和农民一同深耕、研究,才能发掘出真正有用的解决方案。期待单一的技术方案大规模地解决农业危机,是妄念,更是灾难。
重新审视生计与生活,重构与自然和社区的联系,共同抵御风险——全球各处的生态小农通过在地实践证明,生态农业有潜力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为农业创造一个更有韧性的未来。
▼点击链接,阅读相关文章
吃瓜也能治沙?生态学硕士做了八年农民之后觉得可以|食日谈 Vol.16
编辑:王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