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农场,00后农业小白要学会多少种技能?

今年三月,带着对于未来职业道路选择的迷茫与对新事物的期待,我通过食通社的“生态农业实习计划”来到了位于上海市奉贤区的乐闲谷社区农场。在此之前,我对农场的印象都来自于影视作品里的农田、草坪、牛羊群,这也让我对这个临近海边的农场产生了更多的好奇。

一、从课本到田野

来农场并不是一个事先已经想得很清楚的计划,我能够确定的是自己喜欢接近自然,喜欢看着植物健康生长,而且可以接受露天的工作,也想要进一步学习如何种植作物。我也在想,或许可以通过这次契机,让自己能够更深入地探索亲近土地与保持身心健康间的关联。

所以,一定程度上是直觉推动我做了这个决定,但我觉得自己还算有一点基础,毕竟在大学期间,学习风景园林设计时,学校有开设植物学的课程,也学习过与植物相关的知识。但是当我真正走进田野,获得的完全是不同的关于自然和植物的感受。

农场总共占地面积八十多亩,用于种植的面积有二十多亩,这里主要的劳动力是两位师傅和两位阿姨。三月份刚到农场的时候,路边还是光秃秃的一片,只有田间和大棚还有些绿意。

让我感到有些“震撼”的是,到达农场的第一天下午,乐闲谷的主理人袁清华老师带我参观了农场,袁老师从走过的菜地里摘出豌豆苗、杭白菜、羽衣甘蓝直接就塞进了嘴里咀嚼。平常在家里从市场买来的蔬菜放在水里清洗几遍都不够,而在这里,蔬菜却如此自然、丝滑地完成了从土地到口腔的转化。

●来农场第一天,发现一片被啃得很均匀的叶子。

后来,在跟着师傅们一起在田间和路边除草时,惊喜地发现某些大学毕业后忘掉的杂草名字,也在我一次次挥着锄头除草的过程中被逐渐记了起来。

印象比较深的是,六月初的草坪上开始长出一些绶草,以前我只是在书本和图片中看见过。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观察,才感受到它是一种非常有秩序感的小花,层层攀升,从每个角度看过去都很美丽,又各具特色。但它们在草坪的命运只能是消失在推草机之下。我有些不忍,移了十几株放进花盆里,摆放在农场西区五感疗愈花园的入口处。幸运的是,大多数都很好地活了下来,在新的地方延长了好一段时间的花期。

●螺旋状上升开花的绶草。

二、劳动就是创造

农场主理人袁老师在很多事情上都主张自己动手操作完成,小到一些水电设备,大到房顶的铺设与维修。这些东西,在城市生活中都是现成的,是“自然存在”的,但在农场,我却总能见证甚至参与到它们从无到有的过程。无论工作量大小,我总能感受到劳动所具有的创造力。

我到农场的第一天,就在袁老师的带领下,和另一个农场会员的小朋友一起,参与了一个木架子从确定样式到板材切割再到组装钉钉子的全过程。农场的除草机也总是坏了修、修了坏,在繁忙的除草季,小小的工具房已然化身成为器械修理站,在这期间,每天都可见袁老师在其中埋头苦“修”。

四月的某天,一阵妖风刮翻了农场大木屋的一大半屋顶,也是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在没有“专业人士”参与的情况下完成了屋顶的修复工作。这是我第一次尝试爬上屋顶,在房顶上打钉子,起初完全不敢爬梯子,后来掌握技巧后便可以较为从容地爬上爬下,但依旧会因为害怕而大腿发抖。

●左图为木架子,右边为屋顶维修时的图片。

细想在农场的这三个月,在这些大大小小的“修理工作”之余,自己也做了许多其它类型的事情。在农场的装饰方面,我参与了农场指示牌的更新与绘制,涂了轮胎。也尝试了很多之前想做但没有机会做的事情,比如:和大家一起完成中草药的育苗,参与玉米苗和豆类苗的移苗工作;尝试做艾草薄荷膏和驱蚊水;水培的种子在陆续发芽;发酵康普茶;包包子、烤可颂。

在劳动的过程中,我对周围的物质环境的感知也变得更敏锐了。印象最深的是,农场西区有一个高温堆肥装置,里面埋了环形的水管,堆肥产生的热量使水加热,如此,外接水龙头流出来的水就是热水了。我当时觉得这样的理念和设计非常巧妙,后来了解到,因为农场系统遵循朴门与自然农法,所以设计时会注重农场物质元素间的自循环流动。

●农场的堆肥装置。

三、和动物相处的日子

在农场的三个月里最开心的事情是和农场动物们相处。刚到农场的一段时间里,我最喜欢做的事情是观察羊吃东西。草慢慢在它们嘴里消失,胡萝卜莴笋咀嚼声音是清脆的,埋头在地上猛吃一阵后,一小片苜蓿草中间就会出现明显的空缺。这些无论哪一种看起来都很有意思,有时能盯着看很久。

后来我还会开始留意它们喜欢吃哪一种野草,有时候在周围除草时,发现了某种草还会特意跑一趟去喂一下羊再折回来继续工作。再后来开始观察小羊吃奶,小羊在吃到奶的时候是会开心的猛摇尾巴,这和开心的小狗也没什么区别。

农场确实有几只小狗,相处久了就会发现它们都很有个性,不过相同的是,每个早上从玻璃门望出去,小狗们都会卧在距离门不远的地方,然后在你推开门的时候猛地抬起头再摇着尾巴向你跑来。

●农场的其中一只小狗,小宝。

实习期过半的时候,因为原本被圈起的羊圈内野草不太够吃了,加之到了季节,农场其他的地方杂草开始疯狂生长,最后还是需要把羊牵出来吃草。一开始接触到这项工作时每天早上会很积极地去牵羊,然后开始和一些倔脾气的母羊进行拔河。

●羊被牵出来吃草。

这些动物是异常鲜活的,有很强的生命力,有时候人为制造的困难对它们来说真的不算什么。公羊总会一次一又一次地弄断绳子跳进母羊的羊圈里,小羊总是有办法钻到栅栏外去啃别人菜地里的辣椒苗。新来的鸭子经常莫名其妙地翻越我们认为能困住他们的围栏,在所有人都以为鸭子丢了的时候出现在路旁的沟渠里。路过的貉也总是有办法越过陷阱钻进鸡舍大吃特吃。

●图为鸭子第一次出逃被发现时留存的影像。
六月初的四五天,农场开始连续遭受老鼠的骚扰,它们不知怎么钻进了墙里,每天被吵醒打开手机都是早上四点二十到四点半,很准时的上工时间。最终,奈何不了老鼠,我们人类就只能提前自己的入睡时间来应对了。

四、探索未来的勇气

当然,在农场三个月的生活也不全是美好的,比如在承接一些活动后存在的食物浪费问题。即便是这些蔬菜被有机种植出来之后是很好的东西,但是在做成菜品吃不完倒掉的时候,又和所有的普通蔬菜一样,没有人为它们感到可惜。

但蔬菜本身是美好的,能够让更多人吃到这样好的蔬菜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在农场的日常工作之外,我还很喜欢市集摆摊的工作,喜欢在市集上和别人交流的感觉,也喜欢我所喜欢的东西得到别人认可的幸福感。要知道,在此前的很多年,连开口和陌生人说话都是件让我感到很恐惧的事情。

●第一次在市集摆摊。

农场和市集的工作似乎为我创造了一个打开自己的环境。对于这一转变连我自己都感到意外。从这个角度看,农场的确给我提供了很多可能性,在这里我可以很大胆地说我不可以做或做不了的某些事,也可以尝试验证哪些事情我能尝试去做或可以做成。来农场前我在迷茫地探索人生接下来的道路,现在依然不能说我找到了一个具体的方向,但至少这三个月给了我更多探索未来的勇气。

食通社作者

橙子

00后,本科毕业两年后依旧处在人生道路选择的迷茫期。希望能够在农场学习关于种植相关的技术,想要了解生态农业,想要亲近土地,也想更加细致的了解到食物从土地走向餐桌的全过程。

 

 

 

生态农业实习计划

联禾计划“ 生态农业实习计划”项目于2021年由食通社发起,旨在为有意从事生态农业的年轻人和成熟的生态农场提供支持,让年轻人通过实践掌握务农知识和技术,也能把资深农夫的经验总结、传承下去,同时也为农场输送高素质人才,为农村社区注入活力。

截至目前已完成四期招募,共计支持60余位伙伴进入全国十余家生态农场,展开3个月至1年不等的农场实习。

如无特殊说明,图片均由作者拍摄

编辑:郑玉阳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