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500多顿春节大餐,我们想和你分享12个有名有姓的餐桌
这个春节,你吃好了吗?
天光晴好,正月十五已过,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这个春节,食通社编辑部的小伙伴们除了在家里饱了口福,在各个社交媒体平台也饱了眼福。
从腊月二十七开始,我们在微博、豆瓣和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发起了“有名有姓的餐桌”春节活动,邀请各路网友、农友和食通社的读者晒出自家的春节餐桌。除了天南海北堪比武林绝技的私厨烹调技术,我们也希望这些餐桌背后的美味蔬果、美食原料能一样“有名有姓”!
今天就是“春节饭桌上的食材故事”大放送。看多了食通社平(绞)平(尽)无(脑)奇(汁)的工作餐,现在就来看看这些“有名有姓”的食材在各路高手大厨们手下的呈现吧。这些可是我们从500多篇投稿,300多万人次关注的线上活动里,忍痛割爱精挑细选出来的哦。
一、抛砖引玉:食通社的春节聚餐
春节期间,食通社和北京申请生态农业实习生的伙伴见了面,有建筑师、产品经理、电影制片人、中医爱好者等。这顿午饭的所有食材都来自我们认识的农友:腐竹青菜,洋葱炒三色豆,酸辣手撕包菜,菜脯小白菜,姜茸芥兰。最后两个菜是申请实习生的新伙伴带来的。面包是橙子做的小奶包,用了布乐奶酪,特别好吃!
● 腐竹青菜:上海青by北京大兴的溪青农场王鑫,腐竹by广西江师傅用河北清苑沃翠源的黄豆做的;
● 不会失败的三色豆:三色芽豆by顺义根本农园李志,鹰嘴豆、红豆和绿豆来自不同的生态农友,洋葱by河北张家口一墩青成鹏飞,香菜by北京顺义悟博苑;
● 酸辣手撕包菜:圆白菜by悟博苑,辣酱by北京顺义梦的菇自种辣椒,恩施土家族传统发酵手艺;
● 菜脯小白菜:小白菜by北京顺义德润屋,菜脯by某位热心集友投喂;
● 姜茸芥兰:芥兰by德润屋,姜by北京顺义空空谷。
二、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农友
抛完砖,就来盘一盘我们看到的玉。
食通社的好朋友蘑菇君秦热是湖北人,他种植的各类蘑菇一直也是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热货。他晒出的是春节期间的午饭。腊肉,腊肠,菜苔,金针菇,土家寒菜,土家酸萝卜,冻玉米都是蘑菇君自己家的,还有在农夫市集买的扣肉。
在农夫市集工作的塔拉也让农友食材包圆了她家的年夜饭:
● 牛肝菌炖鸡:柳树家的 (大兴安岭古源)牛肝菌和悟博苑(北京顺义)的公鸡;
● 炸藕合:小农夫(湖北武汉)的藕、恋乡农场(河北承德)的肉馅和鸡蛋、沃翠源(河北保定)的面粉;
● 酸菜白肉:悟博苑的酸菜(北京顺义)和恋乡农场(河北承德)的五花肉;
● 粉蒸肉来自蒲公英农舍;
● 八宝饭来自心耕生态农园(崇明岛);
● 清炒茼蒿:小柳树农园(北京顺义)的大叶茼蒿和蘑菇君(北京平谷)的平菇。
豆瓣网友@牛友果星球大萌晒出了村里人在屋顶上聚餐的照片。
与其说是山上,不如说是在云端。大萌所在的云南孟连县靠近中缅边境,地处横断山脉,村子的海拔有1600米。他曾经在城市工作,但是最终选择在在孟连从事农业,主要种植牛油果。他告诉我们,他也在尝试生态种植。
哪怕经历农事的酸甜苦辣,拥有一片云海间的菜园,总是那么叫人羡慕。
三、让人大开眼界的节庆美食
按照北方习俗,立春一定要吃春饼,俗称“咬春”。烙饼里卷的分生菜和熟菜,而生菜一定要有新鲜,寓意春天的到来。食通社作者陈阳和盖娅自然学校的橙子就在家自制了这样一顿有名有姓的春饼,食材来自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农友。
古人云:“咬春萝卜同梨脆,处处辛盘食韭芽。”立春时节,北方的新鲜蔬菜还不多,自然不能少了萝卜和豆芽。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诗经·魏风》里出现的黍,是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原生品种,也是古代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吃惯了白米精面的现代人,大概很少听说这种食材了吧。其实黍就是大黄米,性黏,北方地区常用黍子面做年糕和酿酒。
食通君的朋友青玉就用农友成鹏飞磨的黍子面做了年糕,年糕的豆沙馅则来自沃翠源农场的红豆。黄米年糕试做成功后,青玉连连赞叹道:“这都是食物本身的味道!” 岂止如此,用黄米做年糕也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味。
豆瓣网友@全麦兔司V家里的上海八宝饭,她把它称作自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桌都是真材实料:蜜饯果脯,冬瓜糖藕糖核桃糖,桂圆红枣南瓜子,最重要的还是红豆沙。这样的一盘饭虽然费时费力,但是味道一流!
最后一张图正在滤豆沙的是她的爷爷。她说,她也学到了爷爷的三四成技术,未来可期。
食通社的作者伍娇@Keao和原住民分享的则是家乡的川渝豆腐味,她的文字和图片直接将读者带到热气腾腾的锅边:
以前乡下待客,豆制品是仅次于肉的存在。
从浸泡黄豆、石磨、滤渣,到烧浆、点卤,往往需要半天功夫,全家老少一起动员。大人严肃紧张,小孩多半是添乱捣蛋,却因这份参与和对美味的期待,而感到如同过节般欢乐。
直到现在每次回家,外公外婆也总是打豆腐给我们吃。今年春节也不例外。
豆子是本地的老品种黄豆,外婆自己留种,年年种植。植株高壮,几乎有人高,豆秸晒干后是很好的燃料,所谓“煮豆燃豆萁”。
和石磨一样,小型打浆机磨好的豆浆里也混着豆渣,需要吊好滤架,双手配合摇动,通过滤布把浆和渣分离。滤好的豆浆上锅烧开后,先舀一大盆出来,撒上白糖,最是甘醇解渴。
接着外婆就搬出她的小陶罐,里面装着点石成金魔法的关键——卤水。把它和少量豆浆混合,用勺子一点点旋转混入大锅中,神奇的一幕就出现了:刚刚还翻腾的白色豆浆,变成了乳白色的小花花,越来越多,沉淀了满个锅底。
这时候外婆就会拿出另一项神奇的道具,大白碗,将它们沿着边缘一一倒扣入锅,左右滚动,再把竹苕萁放在中央,轻轻挤压,就得了一锅白花花的“河水豆花”。它比豆腐脑老,比豆腐嫩,介于两者之间,是川渝人的最爱。
家里每个人都盛上一大碗,热腾腾的端上饭桌,蘸上火烧青椒、蒜泥、油辣子和地里现摘的小葱,真是麻辣鲜香、入口即化,而又回味甘甜,直叫人吃个淋漓畅快!
河南安阳的豆瓣网友@Little分享的是家乡好看的的枣花糕:
我们家乡有句俗语:“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花糕。”每到腊月二十五,奶奶就会起个一大早,和面,发面,捏造型。为的是,大年初一起床之后要给神仙进贡,摆上枣花糕。
这个过程听起来好似简单,但对于普通人家来说,实则是个大阵仗:长辈除给自己做花糕外,往往会为子女们各备一套花糕,以便他们供奉各家的神仙。计算下来,一般需要做4套花糕,也就是说大概需要揉4大盆和炒菜锅一般大小的面。
花糕的本质其实是豪华版的馍,一样需要发酵。为了使发酵的效果更好、更快,奶奶会把厨房短暂地转移到温暖的卧室,以铺上电热毯的床为桌,进行她的面点创作。把厨房转移到卧室的原因不止是为了发酵,还为了有足够的空间放置成型的花糕,然后再一起上锅。
花糕看起来“花”,但其实有几种常见的纹样。屋门口要摆放两只送宝(元宝)小刺猬,一只头朝屋内,一只头朝屋外,寓意财源滚滚来 。桌上对称摆放大花糕,绞辫子和小鱼糕,分别寓意如意吉祥,步步高升,年年有余。
而制作这些花纹需要用到的工具都很朴素常见,比如元宝刺猬的刺是用剪刀剪出来的,小鱼糕的纹是用梳子戳出来的,小枣花的褶皱是用筷子绞出来的。
四、不在家过节的人们
豆瓣网友@黄黄就不一样了,除夕夜还要穿好全套防护服,在车站值班。所以年夜饭只能是单位的盒饭了。看了盒中的酸菜,想必你也能猜到,黄黄是个东北姑娘。在此也向所有在春节期间坚守在岗位上的各行各业工作者致敬!
豆瓣网友@Jade’s Flower来自鹿特丹的问候,不能回家,就和和朋友一起做一顿丰盛的年夜饭。不能返乡的人们在异乡也能吃得有滋有味。
最后分享的是@Dixmille的虎饺。和面时加入胡萝卜,再用黑芝麻酱和老抽做虎皮条纹,就差一条尾巴就是只像模像样的小老虎了。
也借这一群可爱的小老虎,祝大家有一个活力满满的虎年!希望各位读者在新的一年里,与食通社一道,认真生活,好好吃饭,且食且思。
食通社说
看了这么多,你是不是也想晒出你独特的餐桌呢?虽然春节已经过去,但是平常的日子里也少不了一桌好饭。你的餐桌有什么独特的故事吗?食通社随时欢迎大家分享你的有名有姓的餐桌,或者有故事的节气美食,给我们投稿,长短皆宜。不是厨房高手也没关系,欢迎来我们的豆瓣小组:好食材拯救懒厨子,分享和寻找简单的烹饪灵感。
编辑:王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