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与恐惧:进食障碍者的自白和互助
美味的巧克力曲奇饼干,是引发“恐惧循环”的高油脂陷阱,使我们掉入一个又一个被恐惧浸润的噩梦;吃薯片发出的“咔嚓”声,是被压抑的愤怒找到了松脆的出口,使我们感到虚无的安心力量;无糖可乐是“快乐骗子”,就像虚假的完美伴侣,把我们推入饮食失衡中……
这是一组名为《噬》的进食障碍视觉科普插画,作者选取了八种经典食物,以黑白色调和扭曲破碎的形态,来表达进食障碍患者对食物的感受:对他们而言,常人眼中的美味佳肴仿佛都带着晦暗的隐喻,背后都是一道道伤痕。
这组插画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以下简称“上海精卫中心”)今夏主办的进食障碍科普艺术展《爱,食物与生命》其中的一件作品。展出地“600号画廊”就在上海精卫中心院内,因其地址“宛平南路600号”而得名。
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s, ED)是以进食行为的异常、伴有对食物和体型的过度关注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综合征,主要包含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以及暴食障碍三大类。
艺术展用充满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形象地诠释了这段冷冰冰的文字。
《DRESSING 1 & DRESSING 2》是摄影与版绘的结合,女孩身着漂亮的公主裙,裙摆上却沾染了大量污迹油渍,背景是堆积如山的食物,暗示她在病程中的无助与挣扎。
《赎莫须有之罪》以狂乱的线条和对撞的色彩,记录了抑郁症患者暴食催吐的经历:身材焦虑是强加于⼈的莫须有之罪,我以“瘦等于健康”催眠自己,⻝物被排出了,愈发疯狂的⻝欲和⾃我厌恶仍留在体内。
《ED的面具》和《变形的食物》是两组实物展品,拧巴而怪异的形状,混乱而鲜明的色彩,映射出患者内心的动荡和冲突,自我认同和外界期望之间裂变出痛苦的深渊……
引发渴望与恐惧交错的,绝不仅仅是食物。
进食障碍通常与其他心理健康问题共同存在,比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和自尊问题。最新一版《中国神经性厌食症诊疗专家共识》中写道,“神经性厌食症的发病因素与生物学、心理学、家庭和社会因素均有关。”
一件参展作品收集了进食障碍患者的自述,其中一份写给爸妈:“从小你们一直说我不胖,但最高160斤的我怎么能不去在乎别人的眼神。在恐惧和自卑中,我一边用食物填补内心的空虚,一边狠狠把它们吐出来防止自己变胖。但我一直知道,那只是食物,那永远替代不了爱。”
一本访谈了30名进食障碍患者的叙事艺术书籍,取名为《一个苹果们》——苹果是常见的减肥食物,隐喻着诱惑与痴迷,限制与强迫。该书被按页拆分进行展示,其中一页写道:病情的进展能起到避免家庭矛盾的作用。例如,孩子拒绝吃饭,父母不得不放下争执,联合起来关注孩子,从而使濒临破裂的家庭聚拢在一起。
根据多项流行病学统计的数据,进食障碍高发于14-25岁之间。前述《专家共识》称:神经性厌食症发病年龄早,患者年龄的中位数仅为 16 岁;常见于青少年女性和年轻女性,男女比例约为 1:11。
除了会损害身体健康,导致营养不良、电解质失衡和器官损伤,进食障碍也是所有心理障碍中死亡率最高的,与药物滥用相当,其中神经性厌⻝症的死亡率高达5%-20%。
然而,进食障碍的危害性鲜为人知,甚至这个疾病本身都难以辨识。《爱,食物与生命》策展人之一张沁文曾是6年进食障碍亲历者,在2019年——确诊进食障碍的第三年,她拍摄了国内首部进食障碍原创纪录片。在社交媒体上披露了自己曾厌食、瘦到 28.8 公斤的经历后,她收到大量留言,其中不少人已经当了妈妈,说自己持续十几年都是类似的状况,但并不知道这就是进食障碍。
这激发了张沁文去做传播的愿望。过去的五年间,她变身人文健康科普博主@少女神婆婆;组建了3000余人的互助社群;发起了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进食障碍同辈支持组织、也是本次艺术展的协办方之一ED Healer;主译了《金色牢笼:厌食症的心理成因与治疗》一书;受邀在多所高校作进食障碍健康传播的宣讲;也成为进食障碍科普相关的策展人。
张沁文曾在上海精卫中心进食障碍中心就诊。她参与拍摄纪录片时,精卫中心就给予了支持。2021年的展览期间,上海精卫中⼼揭牌了中国首条进食障碍官方公益热线,并派出医生现场义诊。600号画廊成立后,双方合作办展水到渠成。
– 受访者 –
张沁文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600号画廊进食障碍展策展人。6年进食障碍亲历者,5年人文健康科普博主@少女神婆婆,中国首个身材焦虑展策展人,中国首部原创进食障碍纪录片主创,中国最大规模进食障碍支持团体ED Healer创始人。2023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影响力学生奖。
– 采访者 –
咸鱼
爱好做饭的四川人。做过医疗和科技记者,现在是播客制作人。公众号《葬愛咸鱼》,播客《常识报刊亭》。
张沁文:我想告诉大家,进食障碍没有那么简单。你看那个参展作品《关于我在精神科住院的22天》(节选),封面写的是“想获得偏爱”,只字未提进食这件事。
另外,展览本身也是进食障碍叙事的一部分。患者们的集体经历与感受,和专业人士的研究共同构成进食障碍的档案,对认识、理解、乃至治疗疾病至关重要。
如果一个进食障碍患者逐渐愿意敞开心扉,跟别人一起吃饭,这是非常明显的康复标志。能够经常出去吃点好吃的,做点好玩的事情,真的就离康复不远了。果然,有一天,这个女孩突然跟我说,觉得自己好得差不多了,并且很明确地说她肯定会好。
目前公众还是认知不够,所以也不知道怎样正确地帮助这个群体。假如你跟一个厌食症患者说,你多吃点就好了,你好好吃饭就好了,这就像在跟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说,你努力点就能站起来了。
2021年的时候,可能全国90%的人都不知道进食障碍。那一年,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我和伙伴们筹办国内首个相关展览。在一个防空洞里搞创作时,很多叔叔阿姨好奇地围过来,但是再三解释,他们也听不懂进食障碍是怎么回事。后来我联系到节食减肥,才让他们理解了一点点。于是,我把展览的主题从进食障碍改成了身材焦虑。
这个群体还面临隐私泄露的风险,个人故事可能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被公之于众,媒体可能耸人听闻或有意误导。还有各种偏见和污名化带来的不平等,影响职业发展,甚至导致失业。所有这些负面的东西,可能会非常残酷。
前面说到ED Healer团队的成长和扩大,也是一种进步。我们希望通过跨学科的科普,提高公众预防意识,为受困扰的朋友提供富有同理心的支持环境,也鼓励多元的生活方式,探索自我的美与价值。
以前很多次采访的时候,我说自己可能康复了百分之八九十。到2021年后,我很明确,我就是康复了。像是展览分享那天,我说,开始享受自己的每一口进食,就是康复。
图片:咸鱼、ED Healer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