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松茸与牦牛:他们如何让环境、农民和消费者都获益?|食日谈 Vol.48
本期节目邀请社会企业“牧云坡”做客“食日谈”,听她们如何和村民一起探索更公平、更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既能保护自然,也能把村里的好东西卖到更远的地方,让农民获得更多收益。
四川阿坝州的小金县位于嘉绒藏区,从成都开车也要五六个小时。极大的海拔跨度、多样的地形赋予这里丰富且优质的农产品。十几年前,公益机构“成都蜀光社区发展能力建设中心”来到这里,和许多机构一样,在多年开展扶贫和发展项目之后,“蜀光”开启了帮助大山里的农民卖货的道路。但他们最终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
为了经营农产品销售,2017年,“牧云坡”成立。作为一家社会企业,它不为盈利而生,而是为了社区的利益服务。通过组织村民一起采集、种植、放牧,村里活跃了起来,销售的盈余也会在年终会返还给村民小组,让公共资金重新回流社区。和传统的“农民-商贩”关系互相算计、农民受制于市场的模式不同,牧云坡看重的是信任与合作,村民小组自己决策、自己制定标准,而社会企业则在背后支持。
多年努力的结果便是更优质健康、环境更可持续的产品:可持续采集的松茸和羊肚菌、生态种植的苹果和车厘子、花椒和花椒油、老品种杂粮、野放牦牛肉……在本期节目中,牧云坡的云会和锡锡将与我们分享这些产品背后一个个鲜活的故事。
- 想要松茸和羊肚菌赚得多,绕开贩子有多难?
- 边“采蘑菇”边保护,靠一群藏区妈妈如何做到?
- 想维持牦牛传统的放养状态,需要村民们做什么努力?
- 如何依靠社区的力量,在产销关系中建立信任,维持生产标准?
- 销售盈余回到社区,村民如何使用?
本/期/嘉/宾
本/期/主/播
时/间/轴
07:00 松茸分那么多等级,竟然是商业机密?牧云坡工作者如何从“小白”变身市场内行?
15:51 好吃的羊肚菌,也可能会被采光。如何才能克服“公地悲剧”,说服村民,不让资源枯竭?
28:37 羊肚菌可持续采集,为何让村里的妈妈们更有话语权了?
31:58 放养VS圈养育肥:牦牛养殖方式改变,让小金藏区的传统也在随之消失
38:39 花椒、苹果、杂粮……牧云坡在经营的其他农产品
41:08 在缺乏信任的时代,为什么老百姓愿意跟着牧云坡改变种植方式?
42:46 老品种苹果有多珍贵?村民采自家果园送远在外乡的孩子
48:18 如果你也想支持可持续农业,可以怎么做?








点击图片,阅读相关文章
扫描下方二维码
在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荔枝 | Apple播客
订阅「食日谈」播客
欢迎在各播客平台评论区留言,我们会不定期回复。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食通君微信小号,备注“食日谈”,进入播客听众交流群。
如无说明
图片均由牧云坡提供
音乐:岜农
制作:晓晶
编辑:王昊
联络邮箱:xiaojing@foodthin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