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调查报道,他们如何揭露巴西肉企“洗牛”灰幕?
食通社说

巴西农业部的检查印鉴,和一串长达20多位的出口追踪码,表明眼前这个牛肉罐头从巴西进口。
这个在英国森宝利(Sainsbury’s)、荷兰Albert Heijin等廉价连锁超市就能买到的普通罐头,竟成了环保机构“巴西报道者”(Repórter Brasil)调研巴西最大肉商JBS贩卖非法毁林牛肉的关键证据。
作为世界第一大牛肉出口国,巴西有2亿多头存栏牲畜,其中四成来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亚马逊地区。
在巴西政府鼓励农牧业开发的政策主导下,这个被称为“地球之肺”的巨大碳汇不断遭到毁林破坏,成了牧场和种植饲料大豆的农田。21世纪头20年,巴西亚马逊地区毁林面积高达4400万公顷。毁林烧荒为牲畜生长提供了低成本的牧草和饲料资源,奠定了巴西牛肉产业的廉价优势。

面对巨大的环境代价,巴西政府于2009年针对肉类供应链颁布了《行为调整条款》(TAC da Carne),明令禁止销售非法毁林产品。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当非法毁林牧场的牛羊被偷偷转移到合法牧场登记,就成了合法产品,这个现象被称为“洗牛”(cattle laundering)。
过去十几年间,“巴西报道者”发展出了一套追溯“洗牛”的调研手法,机构负责人马赛尔·戈姆斯(Marcel Gomes)也因此获得了2024年高盛环境奖,拨开了巴西毁林争议的迷雾一角。

一、“洗牛”,一场产业链合谋

以JBS、玛弗里格(Maifrig)和美丽华(Minerva)为首的垄断企业牢牢掌控位于供应链上游的屠宰场和肉类加工厂,并通过下级供应商采购肉牛。
但许多牧场不直接供应企业,只负责牛犊出栏后在草地上“拉架子”(牛犊主要生长骨骼而非增肥),架子牛(skinny cattle)被送到育肥场育肥后,才最终出栏,“洗牛”往往就在转运途中发生。
“有亲属关系的牧场主之间无需正式文件就可以随意转让牲畜。”马塞尔接受「耶鲁环境360」采访时举例,“牧场主还可以玩数字游戏,通过调整土地边界,将同一牧场划为‘合法’和‘非法’两个片区,通过合法身份洗白非法牧场上的牲畜。”
尽管巴西《动物运输指南》规定,牲畜转运途中必须提供包括原产地信息在内的动物运输许可证(Guia de Trânsito Animal , GTA),但此类数据并不公开。
另外,GTA仅记录牛只的单次运输信息,不覆盖整个供应链,也无法判断牛只是否来自不同牧场,更无法追踪牛只是否来自非法毁林区域。

然而,JBS却不断回避企业的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义务。他们不只一次宣称“只能追溯到直接供货商”,对“洗牛”现象束手无策。
“巴西报道者”决定亲自上阵,补足毁林证据链的最后一公里,证明溯源的可能性。他们结合卫星数据、环境罚款、溯源记录等公开信息定位涉事牧场和企业,联合工会和原住民群体展开采访和实地调查,揭穿了这套托辞。
二、无力溯源还是主动“洗牛”?

不仅如此,调查还发现,JBS并非“无力溯源”,反而在主动从毁林牧场招揽运牛生意。
首先,司机Ale和同事都是JBS雇员。其次,运载路线先从F牧场运架子牛到S育肥场,再装载育肥后的牛只去JBS自有屠宰场——这个俗称的“三站式路线”(three-legged journeys)早就是行业不宣的秘密,调查发现,JBS持续推广用自有卡车在这条路线上运输牛只的做法。
据估算,2018-2019年,A牧场至少有7000头牲畜沿同样的路线被“洗白”,进入了JBS供应链,相当于一年之内就有数千吨非法毁林牛肉流向市场。

这并不是个例。2022年,面对“巴西报道者”等机构联合发起的另一调研,JBS不得不承认曾从“巴西最大的毁林者之一”查尔斯·波兹邦(Charles Pozzebon)处购得9000头牲畜。被判处99年刑期的波兹邦和家族成员在亚马逊地区毁林2844公顷,再通过合法牧场“洗牛”为JBS供货。
马塞尔表示:“如果这些肉类企业决定切割供应链上的灰色地带,就会丢失一大部分市场份额,这也是他们主动选择不监测完整供应链的原因。”可以说,没有“洗牛”,JBS的年营收额就不会高达780亿美元。
“洗牛”占JBS肉类生产的比例,目前尚未有明确估算。据研究机构Trase的卫星数据分析,2016-2020年,巴西养殖业驱动的毁林和土地转换面积高达29.2万公顷,超过我国太湖水域面积。其中JBS毁林面积居首,从2016年的20.6万公顷增加到2020年的23.1万公顷,其相应的出口牛肉总量也已超百万吨。

三、“从餐桌到牧场”
2020年,国际倡导组织Mighty Earth找到“巴西报道者”,就出口欧洲的巴西牛肉展开了“生产消费两手抓”的跨洋国际倡导。

两家机构合作招募了一支来自欧洲四国的调研小组,他们遍访各大连锁超市,寻找JBS的肉类产品,拍下包装上的巴西农业部印鉴和出口追踪号。
尽管巴西政府和肉类行业已有追溯系统,如农村环境登记(Cadastro Ambiental Rural , CAR)和动物运输许可,但整体而言,追溯系统的数据并不完整,自行申报信息也难以核查。马塞尔和团队花了大力气,将碎片化的公开数据整合出了数据库Cattle Tracker,每年更新一次。

这一事件后,马塞尔和团队很久都没有再去实地调查。因此 “巴西报道者”在很多场合都会致谢农业工人和原住民。他们不仅指引调研团队辨认牧场、标记运货车行驶路线、帮忙联络愿意揭露强迫劳动真相的工人,还经常保护团队不受暴力攻击。
四、向零售端施压

与此同时,Mighty Earth则在欧洲发动了广泛的消费者倡导。他们公开抗议JBS的环境恶行,提升消费者的环保意识。
2021年,“巴西报道者”发布了一份调研报告,题为《牛群吞噬了世界上最大的雨林》(Cattle eating up the world’s largest rainforest),揭露欧美大型零售企业正在销售巴西毁林牧场生产的牛肉。
报告引用市场调研机构YouGov和Mighty Earth的一项研究指出,英国87%的受访消费者不希望超市和破坏亚马逊雨林的公司做生意,56%消费者有意愿购买“零毁林”产品。

事实证明,通过消费端给零售商施压,是行之有效的策略。
2021年中,马塞尔将报告初稿发给了供应链的所有利益相关方—— JBS、连锁超市、贸易商和公共卫生部门等,要求他们做出回应。Mighty Earth则直接与超市进行沟通。
不出所料,JBS仍然拒不承认与报告披露的“洗牛”牧场的关系,他们计划通过区块链技术创新更好地实现可追溯性,并声称有望在2025年前从亚马逊地区的牛肉供应链中消除非法毁林,在2030年前从巴西所有其他生态系统中消除非法毁林。玛弗里格和美丽华也做出了类似承诺。
“巴西报道者”指出,如果以JBS为代表的三巨头继续使用很容易作假的溯源数据来监控直接供应商,这些承诺不过是一纸空谈。
专攻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专家Felipe Nunes也表示,巴西不必再创建新机制,而是应充分利用现有公共数据,建立广泛透明的交叉核查系统,以更有效地绘制和监测巴西牲畜供应链。

报告正式发布后,英国的森宝利、比利时的家乐福和法国的欧尚超市(Auchan)等六大连锁超市宣布抵制JBS牛肉进口。对后者来说,这意味着百万美元级的营收下降。
最近,欧盟市场再次提高了巴西牛肉制品的准入门槛。
2024年底,《欧盟零毁林法案》(EU Zero Deforestation Regulation)正式生效,规定所有从事农产品(包括皮革、牛肉和内脏等来自巴西的牛源性产品)贸易的公司均需依法证明其产品不是在新近毁林的土地上生产的。

麦当劳、汉堡王等快餐公司也声称他们正在和肉类供应商对话,目前未有实质进展。
五、“洗牛”争议之外
此外,肉类产业侵害劳工权益也一直是“巴西报道者”的调研焦点。2024年7月,他们与“跨国公司研究中心”(SOMO)联合发布调研报告,起底JBS和玛弗里格旗下屠宰场工人恶劣的劳动待遇。
全巴西有超过13.7万名工人在屠宰场从事包装工作。他们不仅要忍受超长工时,完成高额生产任务,而且80%的工人患有职业病,40%的工人经历过被刀具、机器或吊牲畜胴体的钩子划伤的意外工伤。此外,强制劳动、侵占原住民地权事件也屡屡发生。

而在中国——巴西牛肉的最大进口国,对进口牛肉的态度也在发生转变。
去年11月,中国各地畜牧业协会联合向商务部递交申请,声称进口牛肉价低量大,已经严重冲击到国内的肉牛产业,要求商务部采取保障措施,保护国内肉牛产业。3月31日,商务部将就是否采取贸易措施采取听证。
据估计,JBS对华牛肉出口占中国进口总量的20-30%,而玛弗里格旗下获准对华出口的加工厂数量为南美最多。据公开资料,JBS还曾先后与京东生鲜、盒马签订合作协议,成为两家零售企业的战略供应商。

参考资料
JBS admits to buying almost 9,000 cattle from ‘one of Brazil’s biggest deforesters’
The EU Zero Deforestation Regulation (EUDR): Impacts, Challenges, and Strategic Corporate Responses
https://trase.earth/insights/brazilian-beef-exports-and-deforestation_zh_cn
EU and UK announce a complete halt to beef imports from Brazil
图片如无说明,均来自高盛环境奖采访影片
实习生毛毛对此文亦有贡献
编辑:王昊 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