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等于节食?劝你看看这份真·减肥指南

最近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记者会上,国家卫健委提出要实施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行动,引导全社会养成重视体重、科学饮食与锻炼的习惯,科学减重,健康生活。

●去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联合制定了《“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图源:新华社

每个人都应该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但减肥并不只是个人的事情。当人们的饮食方式越来越由复杂的现代食物体系所主导,减肥就变成了一个社会性问题。减肥也不只是数字上的变化,而是涉及到对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整体调整。

为了响应号召,食通社精选了一些往期文章,帮助大家认清日常饮食中容易引发肥胖问题的“雷点”,避开伪健康食品的陷阱,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健康生活,从吃好开始!

一、现代肥胖危机的元凶

国家卫健委面向公众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惊人的70.5%,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我们常常把肥胖归因于个人“管不住嘴、迈不开腿”的不健康生活习惯,但实际上,现代人的肥胖危机是个系统性问题,影响体重的因素远比我们想象得复杂。

所谓“现代饮食”意味着我们开始食用越来越多的肉类、细粮、精炼植物油和超加工食物,我们的饮食结构正在被食品工业塑造。加工食品高脂高糖,不仅热量高,还容易使人上瘾,产生依赖。含糖饮料更是导致肥胖的元凶之一,与从食物中获取内源性糖的方式不同,通过含糖饮料摄入的过量游离糖会导致血糖快速升高,大大增加超重风险。

相关阅读▼

过年喝可乐,到底谁发明的啊?

糖水税:是汽水商的赎罪券,还是改善公共健康的助推器?

冰箱越大,吃得越差?美国中产冰箱里的食物体系

食用油危机当前,真的需要吃那么多油吗?|扣子吃货观

联合国:1/3儿童营养不良,你家孩子中招了吗?

二、重油重盐的“廉价外卖”

外卖平台并不直接生产食物,但是它却间接决定着消费者吃到口中的食物是否健康。商家的生存空间被平台的低价策略和流量逻辑极致压缩,最终也只能选择在食材质量和卫生环境层面降低成本,甚至以高盐、高糖、高盐来掩盖食材本身的不新鲜。

当前,我国外卖平台用户规模高达5.35亿,超过2亿城镇居民几乎每天都点外卖。外卖已经扩展为一种人们习以为常的饮食方式,但却是以剥削骑手、压迫商家以及损害消费者的健康为代价。长此以往,外卖或将对公众的肥胖和其它慢性病风险的增加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关阅读▼

“拼好饭”让谁吃上了好饭?

那一刻,他们决定不吃外卖了|315吃点好的

电影vs.现实,真实的外卖骑手生活究竟是怎样的|食日谈 Vol.38

反思算法的导演,把首作对准外卖员和程序员|食日谈Vol.39

三、这些“健康食品”真的健康吗?

人们关于体重管理的焦虑,也让市场嗅到了新的商机,企业创造出新的“健康产品”来安慰消费者,但这些产品真的更健康吗?还是只是一种新的营销噱头?这些“健康食品”往往有营养学专家的背书,食品企业也乐于资助营养学研究,兜售片面的营养学观念,给加工食品披上“科学”的外衣。

这种营养主义观点将食物视为“营养素的集合”,仿佛食品加工厂只需减少坏的营养素,添加好的营养素,一款加工食品就可以比天然食品更健康,却忽略了加工食品中的添加剂、防腐剂、糖和脂肪对健康的负面影响。作为消费者,我们不应该对所有的营养学建议都照单全收,轻信营养学和营养主义反而可能制造出额外的风险。

相关阅读▼

植物肉真的更健康吗?

Stop!不要再交智商税了,果蔬汁排不了毒!

为什么营养学的结论经常自相矛盾?

要想吃好,我们还能信任营养学吗?

营养师成了食品巨头的“狗腿子”?注册营养师怎么看

四、真正的健康饮食法则

与其追逐五花八门的“健康食品”,不如回归简单、天然的饮食法则,尽量吃新鲜、整全、最低限度加工的食物。我们需要减少高度加工食品的摄入,建立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多样化膳食结构,主食粗细搭配,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吃豆类和豆制品,补充适量坚果。

既然肥胖是系统性问题,那么实现健康饮食、解决肥胖问题也需要食物系统的变革。体重管理靠的不是短期节食,而是认认真真吃好每一顿饭,寻找我们附近的替代性食物体系,吃得更贴近土地,重建我们和食物、土地、自然之间的联系。这不仅有助于控制体重,还能预防慢性病,让身体恢复更自然的节奏。

相关阅读▼

不吃蔬菜和粗粮,会得哪些病?

少吃哪些食物可以预防慢性病?

解忧蔬菜店|一锅师太的小饭桌

离土地越近,离医院越远,六十岁逆生长的思考

五、美味又健康的菜谱推荐

健康饮食也可以很好吃!在恶人谷躬耕自食的专栏作者扣子奶奶贡献了一些简单又营养的植物性饮食菜谱,让我们在减脂减重的同时也能够享受美味吧!

相关阅读▼

过大年,如何边吃边减重减脂|扣子吃货观

大厨隐于丝瓜 | 扣子奶奶的厨房

苏东坡待客的首选,竟然是这道快手菜?| 扣子厨房

煮不好一碗豆羹,何谈“封侯”|扣子奶奶

编辑:毛毛 玉阳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