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20年恢复京郊一片土地的生物多样性
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呵护自然,人人有责” (We’re part of the solution)。那普通人可以如何承担责任,为保持和丰富生物多样性出一份力呢?
答案触手可及:我们日常的食物,即可能是破坏环境、灭绝物种的元凶,也可以成为维护甚至丰富生物多样性的功臣。破坏还是保护?这需要我们深入理解食物生产的过程,进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北京就有一个以恢复生物多样性为己任的农场,20多年来孜孜不倦地为关心食物和环境的消费者提供美味的食材,同时又借鉴中国传统农耕智慧,恢复土地和自然生态。这就是位于房山良乡的天福园生物多样性农庄。
5月21日正逢小满,又是生物多样性日前一天,食通社和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伙伴们又一次前往天福园,既是劳动,也是体验,更是学习。
一、有生态功能的农场
从十多年前第一次来天福园,我们也看到了北京南郊这片土地的变迁。天福园所在的村庄,从典型的华北农村,到慢慢竖起高楼大厦,建起工厂,农地越来越少,现在基本只有农场大门外一片不大但整齐划一的麦田。
但一走进天福园,就彷佛进入另外一个世界,一个充满生物多样性的世界。初夏尤其如此:灌木与杂草共生,蔷薇与不知名的各种野花争相绽放;一边是鸡鸣狗叫,那边则是鸟儿合唱团。但你并不会觉得杂乱,而是能感觉到生气和静谧共存。
“我希望每个来到农场的人一进门就能发现这里丰富的物种,”天福园的张志敏老师说。“我很早就开始思考,虽然大家都在提倡生物多样性,保护濒危野生动物,设立保护区等,但是没有人提生物多样性的农业是什么。我二十多年总结下来,一个生物多样性农庄,应该有生态系统功能。否则,看似也有不同的物种,最多只能叫做复种种植。这其中的区别是非常大的。”
用农场的形式来滋养生态系统是张志敏的农耕哲学。她喜欢打的一个比喻是:边防战士誓死保卫祖国的领土,可是守边战士家乡的土地却被入侵和破坏了。
但很少有人能理解她的想法,特别是她20多年前刚刚开始从事农业的时候。比如她请附近的村民来农场工作,要求他们不要除掉所有杂草。但已经习惯用除草剂的农民觉得这是一个玩儿票的城里人的异想天开。这也让她感到感慨和悲哀:“上千年来轻农的社会环境连农民都已经缺乏对土地的热爱和理解了。”
她只好以身作则,吃住在农场,带着几位村里的大姐大哥一起干活。二十年后,农场的生态恢复已经卓有成效。园子虽然不大,但已经形成了一套生态系统,光杂草就有上百种。
“现在我需要做的工作就很少了。牛羊在果园里为我除草和施肥,鸡和鸭子帮我解决厨余,鸡蛋和牛奶是我得到的附属品,”她骄傲地说。
二、从食品安全到生态健康
张志敏的觉醒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她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从对外经贸大学毕业后,顺理成章进入国企从事外贸,又因为熟稔英、法、西等多门外语,也作为外交官派驻欧洲和非洲多国,八九十年代曾经是一位人人艳羡的金领。
但年近40,健康忽然出现严重的问题。反复求医问药无解之后,只能从食物入手。做过农产品出口,去过大量产地,她深知土壤和生产方式和健康的关系,于是决定投身农业,希望先有健康的土壤,健康的动物,带来健康的食物和健康的生命。
但当她看到农民离开农药化肥不会种地,生态环境也出现退化——有的地方河流已经干枯,无论是种地的农民还是吃饭的消费者,人们对食物的意识也被改变了,她意识到自己身体不舒服不是个体存在的现象,而且也不能单独解决。
“只有整个生态和全民的改变才能解决问题。我有很大的危机感和使命感,因为很多东西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莫名其妙的丢了,我们这一代人有责任把它找回来,不要遗祸给后代。”
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张志敏,确实也亲身体会到了农业生态环境在过去60年里的变迁。
“我小时在农村学农的时候,北京的水资源是很丰富的。几年前,我在果园设置放牧围栏,立桩子的时候挖到70厘米,土壤都是很干的状态,我才意识到园子里很多樱桃树是干死的,因为樱桃树的根在浅土层。桃树的根更深,即使这样,去年桃树结了果,最终却没有力量成熟,就差几天,桃子没有成熟就变黄了。”
“如果我去浇水,得到一些产量,但是对于生态的伤害却得不偿失。抽取地下水对土地的伤害非常大:地下水和地表水不一样,地下水没有生物活动。我们可以观察到一般大水之后土地会板结,干裂,造成更深层的干旱。如果按照大自然的安排,水分是通过植物蒸腾、蒸发进行循环的,植物是大自然能量转换的媒介。比如植物的根有的深有的浅,有的是宿根,有的是一年生,大自然自有安排。不尊重大自然,最后只能聪明反被聪明误。”
“我刚开始做农场的时候还没有形成生态功能,虽然我也种植了很多各种果树,蔬菜,谷物等等,但那时候最多是复种种植。因为还没有形成生态功能,还会有虫子聚集的现象,我会想办法用宿主诱虫法,或者植物互相抑制的方法。后来有了生态系统功能就不用操这些心了。就像今天大家在农场吃的酸奶一样,我只需要把奶放在一个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时间会帮我完成发酵的工作,无需添加任何酵种。生态系统功能有了,人做事就很简单了,不用操很多心。“
三、从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理解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外语语境的词汇,对应到中国人的哲学,张志敏觉得应该是“五行“,是万物的连接,是一个系统,包含生物间的共生关系。“而大家现在普遍理解的有机认证的农业,只是满足了不用外部的化学投入品,仍然没有走出不健康的常规农业。”这也是为什么她在08年取得了两次有机认证后,决定不再做认证:有机认证不能体现她的初心,也不能满足她对农业的理解。
“有机农业是人为规定的标准,农民遵照格式化的标准生产,没有和自然合作。当人们认为人最高明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尊重自然。”
“古人通过对大自然中万物的观察,总结形成“五行”,观察是占,决策是卜。但是占卜没有农耕的支持就坍塌了,变成了迷信。轻农导致人们缺乏观察和总结的能力。我们草率地抛弃这些传统智慧非常可惜。”
张志敏说,她在天福园最初10年的实践,是她认识和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她也从祖先丰富的农耕文化遗产中受到很多启发。
她认为做农业要认真研读三本书:《齐民要术》、《本草纲目》和《黄帝内经》。
“读完这三本书,你会理解人和自然是什么样的生命关系,知道怎样尊重自然,怎样和自然合作,这也就是我所提倡的‘中华耕’“。
作为前外交官,张志敏也一直关注国际上对农业和食物的态度。她认为:现在很多国家都在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可是生产生活方式没有改变,还朝着更破坏自然的方式发展,仅仅去保护濒危动植物,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说是杯水车薪。更重要的是在生产生活中建立生物多样性,恢复整个系统的生态多样。
张志敏最后提醒我们:农业生产的改革应该慎重,因为关系到一代代人,生态破坏了,不是短时间可以修复的。
但她和天福园的故事也说明,只要人类有心与自然合作,真正尊重、倾听自然,我们仍有机会维持和恢复生态多样性,重建农业的生态功能。
而这个责任并不只在生产者身上,还得有理解他们的消费者,支持他们的政策和市场环境,我们才有可能看到更多像天福园这样生物多样性的农业。
天福园每周参加北京有机农夫市集,欢迎大家在市集上和她交流。具体时间地点和天福园赶集情况,请关注市集公号:CountryFair,或留意食通社每月的食农活动汇总。
活动执行:马小超
编辑: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