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气候变化与生态小农”报告发布前

●2022年7月24日,广州从化。本文作者冯启华(左一)和同事在鹏城自然农场调研。
2021年夏秋,北京经历了122天的超长汛期,京津冀晋豫陕等北方6省(市)降水量达到1961年以来历史最多。

●2022年8月5日,河北滦州三和雨顺农场倒伏的玉米。2021,2022连续两年,这里都经历了历史罕见的强降雨。

同年秋天,我开始学习自然资源线上硕士的课程,选了一门气候变化适应课,后来又入选了自然之友的玲珑计划。在思考行动方向时,刚刚加入食通社的我,自然而然地,把气候变化和食通社所关心的生态小农联系起来。

这也就是现在“气候变化与生态小农”调研的最初想法。

●2021年12月,我和玲珑伙伴茜瑶(右下)在玲珑计划的线下工作坊上展示自己的方案。茜瑶后来成了我在调研中的搭档。

在工业化、单一化、化学化的农业模式席卷全球,带来环境污染、土壤退化、温室气体排放、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时,生态小农探索的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模式。

耕种多年的老农,重回故土的返乡青年,在城市工作后选择农耕的新农人……尽管从事生态农业的初衷不尽相同,但他们的共同点是不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等化学投入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田间的有机质,改良农田生态,结合中国传统农耕中的轮作间种等方式,用生态的方式进行多样化的种植与养殖。

●广西都安生态小农韦光海在种植果树之余,也同时养殖牛和蜜蜂。

随着城市消费者的健康和环境意识不断提升,生态小农大部分不再把产品卖给中间商,而是依托农夫市集,共同购买,参与式保障体系等方式,建立信任,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销售,直接连接消费者。

作为城市的消费者,因为有了农夫市集和共同购买,我也有机会认识了一些生态小农,不仅能直接向他们采购新鲜健康的食材,还能看到他们分享的农场日常,包括各种极端天气给他们带来的困扰。农友们在暴雪、冰雹、旱情、水灾前表现出的韧性、乐观和积极应对也感染了我。

●我写的第一篇有关气候变化的报道,这一系列的文章现在已经有十余篇。在食通社公众号关注标签合集#气候变化,就可以看到这些文章。

但是,在气候变化这样严峻的压力下,生态小农只能独自面对吗?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支持呢?虽然并不明确具体该如何行动,但我想,认识问题,可能是行动的第一步。

本着朴素的关切与好奇心,我也想知道,这几年,我们在城市里感到的忽上忽下的温度、反常的天气,对那些与自然协作生产的生态农人,到底意味着什么?

通过文献梳理,我们发现,有关气候变化和小农,来自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案例研究居多,而关于中国小农如何适应气候变化的分析则很少。国内关于小农和气候变化的研究,也大多从政策角度出发,将小农作为被动的接受者,而较少考虑小农自己的主动性。他们如何感知气候变化?他们应对的措施又有什么独特性?生态小农这样一个小众却重要的群体,更是鲜有学者关注。

●2023年2月9日,河北衡水饶阳。怡苑家庭农场的星星姐和魏哥从事生态种植长达20年,是我们调研对象中坚持时间最长的。

如果我们能通过这次调研填补这部分空白,就能让更多人知道,中国的生态小农也在为了适应气候变化积极地行动。更进一步,如果我们能够识别出他们在应对气候变化中遇到的外部障碍和挑战,以及自身能力的差距,也许能找到下一步支持他们的具体方向。

在自然之友·玲珑计划和食通社的共同支持下,调研就这样开始了。

2022年5月,我们发布招募文章,动员京津冀和华南地区的生态小农报名调研。我们列出了以下招募标准:使用生态有机的种植/养殖方式(即基本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业投入品);原则上规模在200亩以下(山地、林地除外);作物不限。

最终,我们调研了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广西和广东的30位生态农人。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平均时间为6.5年,所在生态农场的规模从4分地到300亩不等,若除去林下种植和以果园为主的农户,平均规模约30亩。他们的农场大多是家庭种植,或小规模生产型农场,也有相对规模大一些,有管理团队运营的商业农场。

●2022年7月29日,广东从化。仙娘溪的杨国星不仅自己从事生态种植,还在社工机构的支持下,组织合作社,联合周围的农户一起生产销售生态农产品。

调研的这一年,又恰逢疫情的第三年。

一开始,我和玲珑伙伴茜瑶只能和大多数农户以视频会议的方式在线上见面,在管控允许的时候,才有机会一起开车去北京郊区的农场。

●疫情间隙,我和茜瑶拜访北京平谷的空空谷农场。

7月,我和食通社的同事天乐、王昊去两广调研时,就像跳房子一样小心翼翼,生怕陷入疫区,被隔离,被黄码,被弹窗。当我们到达柳州,准备第二日清晨拜访农场时,却因所在区突然发现阳性病例,临时改变计划。

因为各种情况,我们还是错过了一些农场。在所有30家农场里,我们最终实实在在地探访了20家。

去年,华南地区先后经历了罕见的龙舟水,严重引发山火的夏秋连旱。全国大部分地区度过了一个高温炙烤的夏季。我们也有机会亲自在梯田边、山坡上和生态小农一道感同身受,记录下他们的故事。

●2022年7月21日,广西贵港。在雁萍姐(右一)四面通风的竹楼上聊天,是调研途中让人怀念的事。
这些在土地上辛勤耕作的生态小农,并非只在恶劣天气来临时才想办法应对,而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坚持努力——他们细致入微地观察,捕捉作物、土壤、农场上的动植物的点滴变化所传递出来的信号;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改良土壤,加强农田设施,精细地调整种植计划和种植方式,发掘地方品种的潜力;在改变的过程中,他们不断地观察效果,进行细微调试,持之以恒地适应这个越来越反复无常的天。他们的工作虽然不能为气候变化提供宏观的解决方案,但也许能为其他生态小农,和更多希望减少化肥农药使用的常规小农,提供多样化的、因地制宜的实践参考。

调研中获得的丰富内容很难用几篇文章、几段视频来描述。为此,我们希望把收集到的数据、叙述、感受汇集成一篇报告。报告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调研背景、相关文献和调研方法。

第二部分简要分析此次调研对象的人员结构和农场基本情况。

第三部分归纳生态小农对气候变化的总体认知,列出对两地农户影响最严重的气候事件,并通过农户的口述,介绍反常和极端天气给作物生长、生产计划、农田生态系统、基础设施和人员等带来的影响。

第四部分详细介绍农户现有的适应措施,包括设施建设、土壤改良、多样化种植、品种选择、种养结合、农场选址和规划,以及生计和经营多样化等。

展望未来,我们试图探讨各种外部经济与社会因素,如何支持生态小农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他们能否有足够资金持续投入适应行动?有没有保险和补贴?新的能力和知识从哪里来?想提升农产品价值,有适合他们的加工方式吗?面对劳动力短缺、市场有限的挑战,他们还能在与气候变化的斗争中,顽强地生存和发展下去吗?我们把发现与思考汇集在报告的最后一部分。

我们也会在报告中分享生态小农们的鲜活故事和语言。

2月22日(周三)晚8点,本文作者启华将在北京能源网络(BEN)线下沙龙上分享研究发现,欢迎点击链接报名。

●2022年7月30日,广州从化乐明村。调研小组拜访种植生态红薯的小玉姐。

未来几周,食通社会在公众号上分章节发布报告的节选。报告可能有许多不足之处,也请读者批评指正。在全部发布后,我们将再次整理订正,发布电子和纸质的报告全文。

如果你有兴趣获取报告全文,请扫码以下二维码,填写表单。发布后,我们将与你取得联系。

在此,我们也想对所有农友表示感谢,调研中的鲜活经验全部来自他们。有些农友甚至在抢收抢种期间,还不吝惜时间地和我们坦诚交流,耐心讲解农业技术和实践,解释专用词汇,分享他们的经历。

我们也得到了包括吕植、许吟隆、乔玉辉老师等玲珑计划导师们的指导。他们在调研和报告撰写的过程中给出不少宝贵的意见。更重要的是,他们对我们的鼓励和敦促,使这份报告的完成终于指日可待。

在调研途中,广西国仁农村扶贫与发展中心、广东丰年庆和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等许多伙伴帮助我们联系农场,和我们一起下地,给予我们各种帮助。名单很长,在此就不再一一列出,一并表示感谢。

编辑:王昊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