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和报道从土地到餐桌的巨变?|食通社媒体工作坊招募

过去四十年,尤其是最近十年,中国的食物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人都观察和经历到:菜市场悄无声息地从主流生活中消失,生鲜电商和网购成为很多都市人采购食物的主要来源;廉价外卖主导了都市人的一日三餐;

餐馆越来越多使用预制菜;

加工食品成为了包括儿童在内的许多人的日常饮食;菜有菜味、肉有肉味日渐让位于标准化的调味品的味道;

我们能买到越来越远的地方生产的食物和蔬果,但要找到时令的、周围的食物生产和供应者,却越来越困难——我们正迎来一个更工业化和商业化的食物体系。

但在公共领域,尤其是媒体领域,对这些趋势的原因和影响的讨论,还远远不够。以下这些问题尤其如此:

  • 农民——特别是小农,作为消费者和生产者如何参与和受到食物体系变迁的影响?
  • 食物系统如何带来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其他环境危机?
  • 不同食物消费形态和选择背后的环境、社会和经济代价有何区别?
  • 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政策来解决这些问题,并创建更可持续和公平的食物体系?
  • 消费者可以采取哪些行动,主动改善我们的食物体系?……
作为关注中国食物体系的独立非营利交流平台,食通社计划于8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办一场线下媒体工作坊。我们想邀请媒体人一起讨论我们身边食物体系的变化、分享中国农业面临的挑战、食物消费中的困惑、以及作为媒体和消费者可以采取的行动。工作坊将邀请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与记者分享他们最新的研究和经验,也会安排一天的实地参访,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参观北京的小型生态农场、农夫市集、批发市场、菜市场、“网红”郊县大集和垃圾处理设施。在此,我们面向社会招募25名媒体从业者。你可以是对食物、农业和可持续发展有兴趣的机构媒体记者和编辑;也可以是想为自己的工作中增加一些新角度的自由撰稿人;还可以是寻找新故事的视频创作者或播客主理人。我们期待认识新的伙伴,获得更多的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机会!

活动日程和地点

时 间

2023年8月18-20日全天

(周五、周六、周日)

地 点

北京

*具体地点另行通知

工作坊嘉宾

吕植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联合国生态修复十年2021-2030顾问委员。吕植教授除了长期研究保护生物学,也对农业和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等议题有深入的实践和思考。

刘娟

刘娟,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World Development》执行编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环境社会研究与政治生态学、国际发展与农政变迁、农村发展与乡村振兴。刘娟老师近年来围绕气候与环境正义、农业—食物体系、乡村振兴中的农民视角等主题发表了系列成果,其关于全球环境正义的论文持续为高被引论文,合著《农民视角的乡村振兴》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和政策影响。

钟淑如

人类学家。钟教授的研究方向涵盖了美食旅游、可持续食物系统和饮食文化。她尤其关注珠三角地区的食物体系传统和类似的非东/西、非传统/现代二分的实践体系对我们日常生活实践的意义。

李雪石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社会学博士,曾在世界粮农组织(FAO)从事有机食物的社会学研究,现就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通识部,课题“Alternative food systems, standards, and sustainability”的项目负责人。研究领域:食物社会学,环境社会学,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李管奇

农民种子网络东部办公室负责人,负责生态选育种试点和江浙沪地区种子与生态农业的推动工作。参与食通社和农民种子网络共同发起的“联禾计划”农业生物多样性方向小额资助项目,负责项目的协调工作。

摆脱塑缚

注册于2018年,是一家专注于推动解决塑料污染的环保机构,通过企业倡导、公众宣传和政策建议,消除生活与环境中的塑料污染。她们的口号是“共赴一个没有塑料污染的未来”。

还有更多专家与实践者会出席工作坊

参观机构介绍 

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作为亚洲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之一,新发地市场供应了几乎整个北京的新鲜蔬菜和各种副食,也是当今我们食物体系的一个浓缩象征。但我们可能只从2020年的某次疫情爆发中听说过这里的名字。我们将由学者和资深的记者带队,在深夜的新发地了解北京的“菜篮子”是如何运作的,并探究这一领域近年来正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京郊传统大集

各地,包括京郊的传统大集,去年开始成为各地的新晋“网红”市场。近年来,无数菜市场也相继成为网红,但年轻一代是否真的能和传统的集市生态形成连接?而这样的市集和菜市场有何独特的社会和经济价值是无法被取代的?

北京周边生态农场

除了大规模生产、获得认证的有机农场,还存在着一群农民,规模虽小却同样践行者生态友好的生产理念。小规模生态农业的生产销售究竟是怎样的,和主流有机农业有什么不同?外界的不确定因素如何对农场产生影响?更多关于这种“另类”生产方式的具体问题,我们请一线农友来为我们回答。

北京有机农夫市集

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由一群消费者志愿发起,旨在搭建一个平台,让从事有机农业的农户能够和消费者直接沟通、交流,既帮助消费者找到安全、放心的产品,也帮助农户拓宽市场渠道,鼓励更多农户从事有机农业,从而减少化肥和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维护食品安全、实践公平贸易。自2010年9月以来,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已经在累积举办了超过1000场市集活动,目前还同时经营着两家社区店和网上商城。

垃圾综合处理设施

作为食物体系的末端,全中国每年生产一亿吨厨余废弃物,食品与餐饮行业也在同时生产大量其他废弃物,仅外卖行业每年就要生产160万吨塑料垃圾。它们对环境和垃圾处理造成多大压力?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这些垃圾才有可能被无害化或资源化?

食农先锋报道支持与奖项

媒体能否在食物体系变迁的背景下担负起拓展视野,回应公众关切的责任?这是我们举办此次工作坊的初衷。我们衷心希望,无论媒体大小,都能够用报道涉足鲜有人踏入的领域,来填充我们对于议题的基本想象,支撑起讨论公共议题的共同空间。我们也会从参加本次工作坊中挑选出优秀的独立创作者,根据报道计划提供3000至20000元的资助。在本次工作坊之后,食通社将设立一个食农先锋报道奖,专为奖励本年度食农领域的优秀报道,特别是深度报道。届时,我们将优先接受本次工作坊的成员的投稿与推荐,我们也期待更多媒体人能和我们一道参与奖项的组织和评选工作。

活动报名

参会条件

关注农业、食物、环境、健康、社会等领域和交叉议题的媒体、自媒体从业者。能够保证三天全程参加。

报名时间

2023年8月11日23:59截止

工作坊免费参与,18与20日由主办方会为与会者提供由生态小农食材制作的零废弃午餐和晚餐。

食通社会承担外地参会者的差旅费用,包括往返北京的高铁、硬卧或经济舱机票,以及17-20日四晚住宿。会议地点、住宿安排和日程将在确认后与参会者另行沟通。

请点击此处填写报名信息

我们会在8月15日前和报名者电话或邮件联系,确认报名是否成功。

特别鸣谢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

可持续餐饮提供

北京有机农夫市集

工作坊特邀策划:齐然

编辑:王昊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