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和报道从土地到餐桌的巨变?|食通社媒体工作坊招募
餐馆越来越多使用预制菜;
加工食品成为了包括儿童在内的许多人的日常饮食;菜有菜味、肉有肉味日渐让位于标准化的调味品的味道;
我们能买到越来越远的地方生产的食物和蔬果,但要找到时令的、周围的食物生产和供应者,却越来越困难——我们正迎来一个更工业化和商业化的食物体系。
但在公共领域,尤其是媒体领域,对这些趋势的原因和影响的讨论,还远远不够。以下这些问题尤其如此:
- 农民——特别是小农,作为消费者和生产者如何参与和受到食物体系变迁的影响?
- 食物系统如何带来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其他环境危机?
- 不同食物消费形态和选择背后的环境、社会和经济代价有何区别?
- 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政策来解决这些问题,并创建更可持续和公平的食物体系?
- 消费者可以采取哪些行动,主动改善我们的食物体系?……
活动日程和地点
时 间
2023年8月18-20日全天
(周五、周六、周日)
地 点
北京
*具体地点另行通知
工作坊嘉宾
吕植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联合国生态修复十年2021-2030顾问委员。吕植教授除了长期研究保护生物学,也对农业和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等议题有深入的实践和思考。
刘娟
刘娟,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World Development》执行编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环境社会研究与政治生态学、国际发展与农政变迁、农村发展与乡村振兴。刘娟老师近年来围绕气候与环境正义、农业—食物体系、乡村振兴中的农民视角等主题发表了系列成果,其关于全球环境正义的论文持续为高被引论文,合著《农民视角的乡村振兴》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和政策影响。
钟淑如
人类学家。钟教授的研究方向涵盖了美食旅游、可持续食物系统和饮食文化。她尤其关注珠三角地区的食物体系传统和类似的非东/西、非传统/现代二分的实践体系对我们日常生活实践的意义。
李雪石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社会学博士,曾在世界粮农组织(FAO)从事有机食物的社会学研究,现就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通识部,课题“Alternative food systems, standards, and sustainability”的项目负责人。研究领域:食物社会学,环境社会学,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李管奇
农民种子网络东部办公室负责人,负责生态选育种试点和江浙沪地区种子与生态农业的推动工作。参与食通社和农民种子网络共同发起的“联禾计划”农业生物多样性方向小额资助项目,负责项目的协调工作。
摆脱塑缚
注册于2018年,是一家专注于推动解决塑料污染的环保机构,通过企业倡导、公众宣传和政策建议,消除生活与环境中的塑料污染。她们的口号是“共赴一个没有塑料污染的未来”。
还有更多专家与实践者会出席工作坊
参观机构介绍
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京郊传统大集
北京周边生态农场
除了大规模生产、获得认证的有机农场,还存在着一群农民,规模虽小却同样践行者生态友好的生产理念。小规模生态农业的生产销售究竟是怎样的,和主流有机农业有什么不同?外界的不确定因素如何对农场产生影响?更多关于这种“另类”生产方式的具体问题,我们请一线农友来为我们回答。
北京有机农夫市集
垃圾综合处理设施
食农先锋报道支持与奖项
活动报名
参会条件
报名时间
2023年8月11日23:59截止
工作坊免费参与,18与20日由主办方会为与会者提供由生态小农食材制作的零废弃午餐和晚餐。
食通社会承担外地参会者的差旅费用,包括往返北京的高铁、硬卧或经济舱机票,以及17-20日四晚住宿。会议地点、住宿安排和日程将在确认后与参会者另行沟通。
请点击此处填写报名信息
特别鸣谢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
可持续餐饮提供
北京有机农夫市集
工作坊特邀策划:齐然
编辑:王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