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残标准放宽24倍,还能放心吃韭菜吗?
从今年5月11日开始,一项最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正式实行,韭菜中的腐霉利残留限量标准从之前的0.2mg/kg上调到5mg/kg,放宽了24倍。
事实是否如此呢?
一、偏高的每日允许摄入量
欧盟因为不允许使用腐霉利产品,其ADI为每公斤体重每日0.0028mg,仅为中国标准的2.8%。
即便在允许腐霉利农用的国家,其ADI也显著低于新国标。比如澳大利亚为腐霉利规定的ADI是每千克体重每日摄入0.05mg,仅为中国标准的一半;日本的ADI是每千克体重每日摄入0.038mg,仅为中国标准的38%。
ADI的制定一般会参考动物实验的结果,把实验中的证明有害剂量除以一个固定的系数,以确保它对于各类人群都是安全的。而上述国家的标准基本都参考较新的毒理学研究结果修订过。中国的ADI数值较高,也许是因为没有像上述国家一样,参考较新的毒理学研究。
二、无处不在的腐霉利
但因为韭菜的摄入量小,农残的危害就可以放宽,这个逻辑正确吗?
腐霉利作为一种广谱杀菌剂,目前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蔬菜水果的病害防治中。按照国标,各类蔬果的腐霉利残留限量在2-10mg/kg不等。那么,我们就必须考虑各来源腐霉利叠加后的摄入情况。
周勇等人2019年发表的论文《韭菜中腐霉利的残留检测及长期膳食暴露评估》中根据各类食物中的腐霉利残留,及中国人每日平均的摄入量计算出,腐霉利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 (NEDI) 为2.5562 mg。
这意味着,一个平均体重约63kg的成人,在平均摄入275g蔬菜,45g水果的情况下,可能摄入的剂量相当于每日最大摄入量的40.6%。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每天摄入的蔬菜水果总量很可能已经超过这个数值。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人每天摄入蔬菜300-500g(其中一半是深色蔬菜),水果200-350g。假设一个平均体重的人按照《指南》建议的500g蔬菜、350g水果的上限进食,那么计算结果将变成7.089mg,相当于每日最大摄入量的113%,这个数字就相当可观了。
三、腐霉利与韭菜灰霉病
而根据公益机构自然田的统计,即使腐霉利限量标准上调至5mg/kg,仍有不少检测样本的残留量将超出红线。
他们调查了2022年全国15个省市的监管记录后发现,韭菜中腐霉利超过原有标准的记录有223条。而在限量标准上调至5mg/kg后,仍有31条超标,其中最高的残留值甚至达到了35.5mg/kg,为新国标的7倍。
为什么韭菜中腐霉利的残留量居高不下?我们还是要回到生产端来理解这个问题。
韭菜生产中施用腐霉利主要是为了防治灰霉病。1985年,北京市植保站的李明远和刘洁在国内第一次发现了韭菜灰霉病的病原体。他们同时发现,这种真菌容易在15-20°C之间,且有较高湿度的情况下生长。灰霉病发病时,韭菜叶片容易干尖或生有白斑,严重时会长出灰色的菌毛甚至整叶枯死。
李明远等人在1985年就发现,冬春扣塑料膜保温的韭菜的主要病害就是灰霉病。而随着大棚和日光温室逐渐兴起,这些通风性较差、湿度较大的农业设施,往往成了韭菜灰霉病的高发区。
河南某地的基层技术人员经过五年的调查发现:日光温室的韭菜灰霉病害重于塑料棚;而在塑料棚中,小拱棚的病害又重于大拱棚;露天韭菜的灰霉病发病率相对较低。
四、灰霉病如何防治?
以上的手段或可增强植株韧性,或可改善其生长环境,但在目前韭菜连片种植规模越来越大,设施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如果不积极调整,促进植物的健康,灰霉病发病增加也是难以避免的大趋势。对普通农户来说,发病后用药也成了常见操作。
比较主流的腐霉利烟剂和可湿性粉剂的用药间隔期都是30天,这也是实验中采用的标准操作。但是常规韭菜每茬的生长期也约为30天,这就意味着,一茬只能施用一次,而且必须在上一茬刚收割时用药。
种植户不太可能这样操作。以大棚中施用腐霉利烟剂为例,在冬春季,惯常的操作往往是每隔7天就预防性地喷洒。因为一旦发病,病情就很难得到控制。但是收割时却不会等到安全间隔期结束,因为等久了,韭菜就老了,卖不出去了。
几十年来持续施用腐霉利,导致灰霉菌对腐霉利逐渐产生抗性,药效打折,生产者就不得不继续加大药量。
胡彬等人2022年针对山东某地的韭菜灰霉病的菌株,测试了9种不同的杀菌剂的效果,结果显示菌株对腐霉利的耐药性最强,使其药效远逊于其他几种杀菌剂。
五、从“最严格的监管”到“最严谨的标准” ?
韭菜中腐霉利最大残留限量放宽24倍后,这种新闻以后会变得越来越少见,韭菜本身的安全性却并没有改变,腐霉利等低毒农药的长期超量使用仍然存在不确定的风险。
从宏观上看,用药降低了生产的难度,促进了大棚生产完成全年供应,也帮助规模化生产抵抗病害。这些全年、大规模的生产模式固然更适应市场,但也造成了依赖用药的反作用。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虽然种了两千年的韭菜,但是现在却能听到有农民说“不用药就种不出菜来”。
我们担心,有了农药的托底,越来越少的生产者会关注生态友好、有利于植物健康的种植方式,最终只能在耐药性的威胁下而不断增加农药用量,直至失效。
说到底,农残问题的关键依然是解决生产中的过度用药,这一点不只限于韭菜。而监管又无法触及生产者,造成了监管逻辑和过度用药的生产方式长期存在的矛盾。之所以“毒韭菜”的名号素来为人所知,只不过是因为韭菜长期超标的问题因为矛盾突出而被暴露出来,又被严厉的处罚放大,为公众所知晓。
此次“最严谨的标准”的修订固然能缓解这种矛盾,却并不会改变农业的现状。它也告诉公众:保障食品安全,最重要的不是严格的市场监管,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
周勇, 朴秀英, 廖先骏, 刘佳, 朱航, 马海昊, 周小毛, 李富根. 韭菜中腐霉利的残留检测及长期膳食暴露评估[J]. 农药学学报, 2021, 23(2): 373-379.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简报 第5期】2020年食用农产品市场监管部门抽检不合格情况分析汇总 http://www.jgs.moa.gov.cn/gzjb/202102/t20210218_6361714.htm
韭菜中腐霉利的残留检测及长期膳食暴露评估 刘玉红
胡彬, 黄中乔, 刘西莉,等. 9种杀菌剂对韭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4):6.
Liu S, Che Z, Chen G. Multiple-fungicide resistance to carbendazim, diethofencarb, procymidone, and pyrimethanil in field isolates of Botrytis cinerea from tomato in Henan Province, China[J]. Crop Protection, 2016, 84: 56-61.
邢延伟.韭菜灰霉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4,No.495(22):95.
Reconsideration of Procymidone: Human health risk assessment report (including Toxicology and Work Health Safety), Australian Pesticides and Veterinary Medicines Authority, 2017
GHS Classification Results by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编辑:泽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