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吗?| 国际合作社日

7月6日是国际合作社日,今年合作社日的主题是“合作社为每个人建设更美好的未来”。

合作社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运动。自1844年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成立以来,合作社已走过180个年头,在全球生根发芽。1922年,国际合作社联盟决定将每年7月的第一个周六确定为“国际合作社日”。自1995年起,国际合作社日成为联合国大会正式承认的节日,以纪念国际合作社联盟成立100周年。

你对合作社的历史了解多少?合作社如何组织起来,如何协调公共性和营利的目标,又如何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创造新的连结?

食通社这些过往文章介绍了世界各地食农领域的合作社实践,这些“他山之石”或许能助你在庞大的“食品帝国”中找到通向健康、公正与可持续的蹊径。

一、什么是合作社?

根据国际合作社联盟1995年提出的定义,合作社是基于共同所有及民主管理的企业,为满足共同的经济、社会、文化需求与愿望而自愿结合的自治团体,应符合以下七大原则:

怎么判断合作社的类型?

大体上,可以根据社员资格,也就是说什么人共同拥有该合作社,区分为劳动合作社、社区合作社、消费合作社。合作社在各行各业都可以生根发芽。

怎么辨别真假合作社?

这取决于它与社员的关系,也就是说,社员是否能够共同出资、利用、参与。如果其中的多数成员仅仅出资但未能参与合作社的运营事务,就很容易沦为少数人把持的“空壳”。

点击图片阅读▼

合作社营利吗?

合作社实际上兼有公益和营利目标,介于非营利机构(协会、基金会、社会企业)和营利机构(公司)之间。相比于非营利机构,合作社的营利对于自身运转和社员福祉而言非常重要,但其决策方式与公司不同,是由社员一人一票决定,分配结余的方式也更加平等。

二、消费合作社

“消费合作社”或许会让人误以为是类似“团购”的消费者自组织。但事实上,消费合作社是连接生产端与消费端的重要桥梁。在消费合作社中,全体社员既是合作社的所有者,又从中购买所需产品和服务。

19-20世纪消费合作社的历史揭示了合作社运动与工会运动、社会主义运动之间的紧密联系。早期消费合作社的初衷是帮助贫穷的劳动者摆脱资本的掌控、获得平价实惠的日常消费品。

合作社运动历经了复杂多变的政治风雨。在纳粹德国,曾被称为“劳工运动第三支柱”的合作社运动如何遭遇灭顶之灾?在新安保政策下的日本,合作社何以成为传统劳工运动低潮形势下反资本主义的替代方案?

点击图片阅读▼

对合作社的存亡影响更大的是大型资本的排挤。像杂草一样,消费合作社生长在由大企业主导的食品供应链的缝隙中,蕴含着对社会生态的修复性潜能。它的职能绝不仅仅是采购和销售商品,而是让食品恢复其非商品的价值。

在消费合作社中,社员不是理所当然地作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享受服务,而应成为参与者或者“生活者”。

此外,如果只是追求另类市场选择,而不谈食物正义,食物运动就可能沦为城市中产的游戏。从英国、德国、日本等“他山之玉”到新世纪的中国,在成都、北京、台湾,方兴未艾的消费合作如何应对和反思这些挑战?

点击图片阅读▼

三、农民合作社

消费的源头是生产。消费者的需求能否被满足,最终还是要回到农业生产者的劳动中寻找答案。

小农户如何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农政问题的核心关切。在小农日益受排挤的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个体生产者提供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服务,有助于克服小农在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劣势,成为其组织基础。

我们耳熟能详的《江村经济》,就源于费孝通的姐姐费达生1924年在家乡牵头成立的蚕丝改进社。百年过后,农民合作社的处境有何变化?现代农业技术多大程度上为农民合作创造了便利,还是抬高了小农户与大资本竞争的门槛?

技术和资本的问题与产业规模紧密相连,而规模化同时意味着量变和质变。扩大规模不仅要求追加生产要素,还会引发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复杂化,例如劳动分工、雇佣关系,随之是社会经济地位的分化。而合作经济的价值,不仅是增产增收,更在于重塑生产关系的潜能。

这种潜能根植于合作社作为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双重属性,合作社与社员的关系相应地在利益关系和共同体关系之间摇摆。缺乏收益就无法维系公共性,但纯经济关系也会使合作社在“自由市场”的幻象中趋于解体。那么,在不利的市场环境中,如何维系二者间脆弱的平衡?

点击图片阅读▼

在政府之外,不少深耕三农的公益组织和乡建人士也以合作经济为出发点进行生计介入,其中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帮农民卖农产品。

“入坑”农村发展,难免经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对观今昔,乡建工作面临着哪些新老问题,能否更好实现合作经济的目标?几位经验丰富的工作者向食通社坦诚地分享了ta们的实践与反思。

在农村发展工作领域,“以村民为主体”似乎不言而喻。但是,当我们将目光转向农民自身的生计需求时,依然面临许多问题:在日益分化的农民群体中,我们关注的到底是谁的需求?村庄的社会关系如何影响生计需求的实现?这些需求多大程度上是自主的,抑或被市场和资本所塑造?

生态农业看似是逆经济理性的选择。那么,社会组织究竟出于什么立场去推动生态农业?农民出于什么考虑选择生态农业或常规农业?如何协调生计和生态的潜在张力,又如何处理生态种植者与常规种植者的矛盾?

点击图片阅读▼

合作社运动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为实现经济民主、政治参与、社区连结与生态建设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它向为利润而生产的资本主义逻辑提出了挑战,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条件的限制。

不过,朝着平等、互助和共享的共同体愿景,这些合作经济探索实验终将展现它们的深远意义。在今年国际合作社日到来之际,食通社祝大家在合作中收获满满!

题图:一锅师太的小饭桌

编辑:Anae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