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6号开始,内蒙古自治区的包头市达茂旗几乎每天都会“刮沙子”。最严重的是10号那天,沙尘暴持续了近5个小时,窗外风沙蔽日,屋里也昏暗无光。 “白天都要点灯了!”在达茂旗养了几十年牧的马大哥很少碰到…
2023年4月8-9日,农民种子网络第十届年会在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循环研究院(苏州)顺利召开。食通社作为协办方来到现场,深度参与了年会议程的策划和主持。 食通社和农民种子网络共同支持的第三期“联禾计划”…
二十小时后,我的双脚终于落地,踩在了瑞典北部拉普兰(Lapland)厚厚的积雪上。此时是早晨七点,约克莫克(Jokkmokk)的天还没有完全亮,周围白花花的雪反射的光,已经足够让人看清附近树的剪影。 …
2023年初,食通社发布了第二期“生态农业实习项目”的招募。我们希望把有意从事生态农业的年轻人和成熟的生态农场对接起来,既能让前者掌握务农的知识和技术,也能把资深农夫的经验总结、传承下去,并且解决农场…
荷兰农民抗议减氮政策持续半年多以来,被认为是“亲农派”的农民-公民运动党(BoerBurgerBeweging,简称BBB)成了今年3月荷兰地区选举中的一匹黑马。建党刚满4年的BBB不光赢得了近20%…
2022年的英国新闻中,除了女王去世、查尔斯登基、暖气费和电费疯涨、以及首相走马灯式轮替之外,还有接近年底时的“缺鸡蛋”时光——11月至12月间的几个星期,英国各大超市的鸡蛋供应紧张,居民们购物时往往…
在欧洲和日本,让孩子在自然和农业中学习已有许多年的历史。每年,小学生由学校安排去田野学习如何播种、培育、和制作食物。从教室到户外,从春耕到秋收。这股风潮也已经吹到了中国,地处北京密云的“飞鸟与鸣虫”农…
“人们永远不会独自一人享用发酵饮料。” ——《不生不熟:发酵食物的文明史》 一、相识 那是2020年初夏的北京,疫情管制的初期,一切似乎都还可控。年初的兵荒马乱和国外的“水深火热”,似乎都变成了日常生…
食通社说 除了被吃掉,变成垃圾也是一部分食物的最后的归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全世界三分之一的食物最终会损失或被浪费掉,而其中不少最终进入了垃圾桶。 占生活垃圾1/3以上的厨余垃圾,本可以用来堆肥还…
当我们谈论消费者权益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国际上的消费者运动通常会从四个视角来谈权益:安全权(the right to safety),知情权(the right to information…
食通社说 上周一,我们分享了十多位年轻人决定给自己的城市生活按下暂停键的原因。那他们为什么没有选择“躺平”,而是去乡村学种地,过一种更加劳力,更有挑战的生活呢? 以下是几组有代表性的回答。其中有几位已…
本期节目,是食通社负责气候变化与生态小农调研的启华和两位嘉宾在内蒙古阿拉善的沙漠里录制的。2022年8月末,三个人坐在腾格里沙漠绿洲里的一棵大树下,你或许能在背景声中听到呼呼的风沙,鸟叫的声音,时不时…
食通社说 在绝大多数牧户都已定居定牧的内蒙古地区,在被铁丝网分隔的草原上,牛羊中出现了很多铁丝胃穿孔的病例。而在引进了高产畜种的鄂尔多斯旗,还有一种新的畜病困扰着牧民。 人类学博士乌日汉的非虚构写作《…
一 小汤和小温的家在一座溪谷里,小溪不大,半米来深,但常年不断流,地图上也找得到。溪流向南在数次加盟其他河道后进入俄亥俄河,俄亥俄河自东向西流,在西边几百公里外汇入密西西比河。他们的农场一共大约一百英…
食通社的生态农业实习生项目,原来是想为那些有意返乡从事生态农业的年轻人,和已经在土地上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前辈建立互学合作的关系,帮助新一代农人降低务农的试错成本。 但没想到,在收到的近百份申请中,大部分…
作者按 我和家属胖虎先生住在美国中西部大湖区的一个小镇。本地农夫市集自创办至今近三十年,我们见证了它十多年的历史。这一系列小文旨在记录我们在市集上结识的农民的故事,以及我自己对美国农业经济的一点观察。…
食通社说 最近气温明显转暖,北方很多农友即将结束冬闲,开启春耕。但对草原上的牧民来说,给牛羊接羔的冬春季算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也是基层兽医频繁去牧民家出诊、为畜群接种疫苗的时候。在绝大多数牧户都已定…
食通社说 食通社第二期生态农业实习计划招募发布以来,后台收到了很多报名表单,感谢大家的关注!我们已经陆续与合适的报名者取得联系,也安排了细致的面试沟通。本月底,我们将确定本次实习计划的最终入选名单。在…
2021年夏秋,北京经历了122天的超长汛期,京津冀晋豫陕等北方6省(市)降水量达到1961年以来历史最多。 同年秋天,我开始学习自然资源线上硕士的课程,选了一门气候变化适应课,后来又入选了自然之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