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圣诞节正在临近。对于英国人来说,这是新冠疫情后第一个“自由”的圣诞。去年,节日活动受到疫情的严重影响,圣诞庆祝大缩水,许多家族聚会都无法进行。今年7月,英国全面解封,人们充满期待地迎接即将…
对草原的研究,不知不觉已有二十年。吸引我的,不仅有草原上纯朴可爱的牧民、温驯帅气的牲畜和宽广深远的草原,还有在这里洋溢青春的知青、孜孜探求的老师和积极行动的朋友。 舒泥则是后面两类人物的综合体,求知加…
12月5日下午,上海松江布展示馆的后院晒起了一批彩色棉线,煮制茜草和石榴皮的香味还没完全散去。这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劳育工坊的师生们忙活了几个小时的成果:搓捻棉条、用手摇纺车抽出棉线,再浸入天然染料中上色…
食通社说 我们平时消费的肉类大部分是工业化集约化饲养的产物。这种模式以“产肉效率”和控制成本为首要目标,把大量动物塞进拥挤的空间集中饲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让动物增重出栏。这种生产方式虽然降低了肉蛋奶…
写这则文字,是为了重新解读这个词。开头先做说明,此处“农家乐”所指,不是通常人们去吃农家菜的餐馆。 一、恶人谷午睡之乐 恶人谷夏天的正午,热浪翻涌犹如炼狱,南方人民此时共享同一个选择:午睡。有则网文《…
和中国仅相隔着喜马拉雅山的印度茶区,对中国人而言既熟悉又陌生。 说熟悉,是因为满货架的阿萨姆奶茶让年轻一代隔空“认识”了印度的茶园。说陌生,是因为虽然印度北部和中国接壤,但去印度一趟似乎并不容易。而且…
最近菜市场出圈了,以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 先是时尚巨头Prada联合上海的乌中菜市场做了为期半个月的快闪店。整个市场穿上了Prada巨大耀眼的logo和装饰,里里外外挤满排队看热闹的群众。 但因为吃瓜…
都市的消费者如何认识食物的来源——农民和土地?农民又可以如何在城市展示“农”的价值?食物可以怎样把乡村和城市、人与自然连接起来?每年一度在广州举办的“丰年庆”让我们看到了各种参与和连接的可能性。 食通…
国内外很多熟悉渔业的人都认为,渔业几乎是世界上最复杂的行业。 从几百年前活跃在欧洲沿海的海盗,纽约码头的移民组成的鱼市社会,到中国东南沿海传统渔民文化与现代资本、管理的碰撞,各种利益、势力纠缠在一起,…
在新冠的阴影下,伦敦前后三度封城。但即使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刻,伦敦农夫市集(London Farmers’ Market)却始终有人群聚集,对外服务。 确切地说,每个星期,都有20…
去年上半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国际上不断涌现彻底关停中国菜市场的声音,呼吁者包括《华尔街日报》、福克斯新闻等媒体。他们认为菜市场是病毒滋生的温床,频繁的人畜接触意味着传染病的巨大风险。 这些媒体显然不了…
食通社说 今天正值世界厕所日,自建干湿分离厕所的扣子想和大家聊聊厕纸。虽然叫卫生纸,但它真的卫生吗?我们绝大多数人可能都无法像扣子那样决绝地过上无害生活,但希望扣子和她的宝器系列文章,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来到美国读书之后,我常常感到饮食之艰难。自己买菜和做饭要耗费大量时间,吃现成的又特别花钱。大型采购超市都在高速公路边上,步行去很不方便。新鲜蔬菜和肉类的选择少。一个人吃饭,菜买多了会放坏,买少了又要再…
食通社说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食可语”丛书近期出版了食品研究学者安娜·扎伊德的著作《罐头:一部美国公众的食品安全史》。本书讲述了六个有关罐头的故事,梳理出企业、消费者与政府等多方合力共同塑造的食品工…
一、食品安全靠常识和经验,还是科学和监管? 普通人可以鉴别食物是否安全吗? 看到这个问题,我就想起社会新闻里那些因误食野生菌而中毒的采菌人。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2020年,云南省共发生81起食用菌…
食通社说 在这个系列中,奔六的扣子奶奶会和各位读者分享她半路出家,把自己种回土地,开辟恶人谷,尽力自给自足生活的故事,以及她在这个过程中的感悟和反思。 不好意思,开篇第二则,仍与厕所有关。 如此咬定厕…
2021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早一些。当北京市民在故宫和景山排队看雪景的时候,京郊和河北的农民在忙什么呢?都说“瑞雪兆丰年”,农友们怎么看呢?我们和几位农友聊了聊,发现大家虽然对降雪有所准备,…
食通社说 在《扣子奶奶的宝器开篇》中,扣子和读者们分享了她2017年在台湾宜兰深沟村生活劳作的经历。这段经历也启发和激励她成为一个真正的农民,回到土地,过自给自足生活。现在,她正在福建的“恶人谷”,一…
写这组文章,是想讲讲我在恶人谷务农生活中有趣好玩的故事。 一个奔六老奶奶离开城市住进田里,从零开始打造自己的“恶人谷”,实践从产地到餐桌零距离的生活,凭借自己的双手自给自足。这样的生活,不是田间诗章,…
一、靠天吃饭的丰收 2021年,华南多家食农机构联合举办的年度“丰年庆”大戏也进入第五个年头。在讨论今年的主题时,“靠天吃饭的丰收”呼声最高。 但也有人担心,这样的主题会不会有些不合时宜?毕竟,过去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