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通社说 今天正值世界厕所日,自建干湿分离厕所的扣子想和大家聊聊厕纸。虽然叫卫生纸,但它真的卫生吗?我们绝大多数人可能都无法像扣子那样决绝地过上无害生活,但希望扣子和她的宝器系列文章,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来到美国读书之后,我常常感到饮食之艰难。自己买菜和做饭要耗费大量时间,吃现成的又特别花钱。大型采购超市都在高速公路边上,步行去很不方便。新鲜蔬菜和肉类的选择少。一个人吃饭,菜买多了会放坏,买少了又要再…
食通社说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食可语”丛书近期出版了食品研究学者安娜·扎伊德的著作《罐头:一部美国公众的食品安全史》。本书讲述了六个有关罐头的故事,梳理出企业、消费者与政府等多方合力共同塑造的食品工…
一、食品安全靠常识和经验,还是科学和监管? 普通人可以鉴别食物是否安全吗? 看到这个问题,我就想起社会新闻里那些因误食野生菌而中毒的采菌人。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2020年,云南省共发生81起食用菌…
食通社说 在这个系列中,奔六的扣子奶奶会和各位读者分享她半路出家,把自己种回土地,开辟恶人谷,尽力自给自足生活的故事,以及她在这个过程中的感悟和反思。 不好意思,开篇第二则,仍与厕所有关。 如此咬定厕…
2021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早一些。当北京市民在故宫和景山排队看雪景的时候,京郊和河北的农民在忙什么呢?都说“瑞雪兆丰年”,农友们怎么看呢?我们和几位农友聊了聊,发现大家虽然对降雪有所准备,…
食通社说 在《扣子奶奶的宝器开篇》中,扣子和读者们分享了她2017年在台湾宜兰深沟村生活劳作的经历。这段经历也启发和激励她成为一个真正的农民,回到土地,过自给自足生活。现在,她正在福建的“恶人谷”,一…
写这组文章,是想讲讲我在恶人谷务农生活中有趣好玩的故事。 一个奔六老奶奶离开城市住进田里,从零开始打造自己的“恶人谷”,实践从产地到餐桌零距离的生活,凭借自己的双手自给自足。这样的生活,不是田间诗章,…
一、靠天吃饭的丰收 2021年,华南多家食农机构联合举办的年度“丰年庆”大戏也进入第五个年头。在讨论今年的主题时,“靠天吃饭的丰收”呼声最高。 但也有人担心,这样的主题会不会有些不合时宜?毕竟,过去几…
“耶鲁农场,爱德华街345号。” 这是我两年前抵达纽黑文后,用谷歌地图收藏的第一个地址,即耶鲁大学著名的学生农场所在地。那年秋天,我在这里度过了几个愉快的傍晚。 那时我本科刚毕业,即将通过雅礼协会(Y…
根据联合国的最新数据, 2020 年,全世界上多达 8.11 亿人面临饥饿。新冠疫情的影响使得这个数字仅在一年内就增加了 20%。但与此同时,全球尚有6.5亿肥胖者。在环境方面,全球食物体系产生了多达…
食通社说 本文是食通社解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系列文章中的下篇。 以植物为主的膳食模式中,不仅需要谷物、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也包含肉类、调味品、饮品等。在本篇中,我们将继续…
食通社说 膳食结构对于健康究竟有哪些影响?怎样吃才能规避膳食不平衡带来的疾病?今年由中国营养学会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将回答这些问题,并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新一轮修…
食通社说 上篇介绍河北唐山的有机农场三和雨顺的文章《我的食物我做主,自然生长的蔬菜最靠谱》发表之后,李技栋大哥对我们的编辑说,分享会讲了很多具体的做法,但是他担心别人如果没有因地制宜,贸然模仿这些做法…
食通社说 2021年8月,“明日之路”行动小组的阿念邀请食通社创始编辑常天乐,一起做了一期播客。这期名为《从种子到餐桌:为什么给小农赋权,关乎食物的未来》的播客,现已经在各大平台上线。 本文由播客的文…
深圳是一座随着经济发展而崛起的新城市。也因此,人们常常觉得这里缺少文化和历史的沉淀。有人还说深圳是“美食荒漠”、“广东美食洼地”,因为这里既没有什么著名食材,也没有本地的突出菜式。 作为移民城市的深圳…
十天之后的9月23日,我国将在农历秋分这一天迎来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而同一天,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将于联合国大会期间在纽约以线上的形式举办。 该峰会是由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2019年10月…
我是河北唐山三河雨顺农场的李技栋。 我以前是做农资经销商的,主要批发农药、化肥、种子。因为长期在农田和农户之间行走,所以了解其中很多真实的生产状况。我就发现农业生产中有很多不安全因素。 比如种蔬菜,一…
食通社说 河北承德恋乡农场的任盈盈和温志强是一对九零后夫妇。常去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集友,也许会注意到他们总是笑脸迎人,还经常带着女儿可儿来赶集。可儿出生的前一天,他们还在市集出摊,而现在可儿已经三岁半…
营养是营养, 营养学是科学, 营养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 ——迈克尔·波伦 一、营养学的困境 科学能够让我们吃得更健康吗?许多年以来营养学家们一直试图这样做。 1757年英国人詹姆斯·林德(Jam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