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通社Foodthink

食通社Foodthink

Skip to content
Menu
  • 全部文章
    • 食物观察
    • 食书食影
    • 节气餐桌
    • 小农故事
    • 前沿食农
  • 加入我们
    • 招聘
    • 联系我们
    • 转载

作者: 食通社

前沿食农Posted on2021年7月29日2021年7月29日

人人都需要的绿色家政生活手册

从雾霾到垃圾围城,再到今年频繁异常天气带来的水灾,环境问题对公众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也让大家对污染问题、垃圾减量和分类、气候变化等环境议题有了更多的关注。 这些问题的解决,也离不开公众日常生活的…

阅读全文
食物观察Posted on2021年7月16日2021年7月16日

重建消失的附近,面向未来的农业

一、我们还敢想象一个更好的社会吗? 记得几年前,我在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同事晓云生发表过一次演讲,题目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再敢想象一个更好的社会了”。这句话让我记忆深刻。但是坦白说,当时我从西北农…

阅读全文
食书食影Posted on2021年7月12日2021年7月12日

别让秦岭成为最后一片“蜂蜜之地”

在秦岭生活了一辈子,和山里的土法养蜂人合作也有快十年,但我从来没想到,一部讲述几万公里外欧洲北马其顿山区女养蜂人的纪录片,能让我有如此深刻的共鸣:“她的养蜂方式,居然和我们保育的秦岭古法养蜂如出一辙!…

阅读全文
小农故事Posted on2021年6月30日2021年7月9日

松茸和彝族三代人的三十年

食通社说 六月,我们读书会正在共读《末日松茸》。在每周一次的线上讨论环节,来自云南的彝族返乡青年李康丽和大家分享了她和家人从事松茸采集的历史,以及对松茸贸易和消费的观察。 本文根据康丽在读书会的分享编…

阅读全文
小农故事Posted on2021年6月7日2021年6月7日

每一棵草都是一个肥料加工厂,我在大理向苍山学种地

食通社说 在上篇中,弃医从农的六零后陈玉笏分享了她从农业小白到在大理拥有50亩归零农场的历程。那么,她具体是怎么来做生态农业的呢?在本篇中,她会详细介绍她这七年是如何摸索出一套对她、对大理的水土都有用…

阅读全文
小农故事Posted on2021年6月4日2021年6月4日

弃医从农,她在大理实现了生态水果和天然护肤品自由

一、我们的身体和食物怎么了? 我是陈玉笏,六零后,祖籍湖南的江西人。现在在大理做生态农业,种玫瑰和各种芳香植物,也做天然护肤品。 我曾经是一名妇产科医生。二十多年里,我观察到病人数量没有随着我们的社会…

阅读全文
小农故事Posted on2021年5月24日2021年5月24日

她用20年恢复京郊一片土地的生物多样性

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呵护自然,人人有责” (We’re part of the solution)。那普通人可以如何承担责任,为保持和丰富生物多样性出一份力呢? 答案触…

阅读全文
前沿食农Posted on2021年5月24日2021年5月24日

菜篮子的革命|台湾主妇联盟的合作经济(下)

食通社说 在前两篇中,郁玲分别介绍了合作社的原则和特点,台湾合作经济的沿革和现状,以及主妇联盟的理念和架构。在这篇中,她则把主妇联盟运营的细节事无巨细,一一道出,希望对大陆有意从事合作事业的伙伴有所助…

阅读全文
前沿食农Posted on2021年5月24日2021年5月24日

菜篮子的革命|台湾主妇联盟的合作经济(上)

在上一堂课中,郁玲分享了合作社的原则和特点,以及台湾合作经济的沿革和现状。在这堂课中,她则以主妇联盟为例,详细介绍了一个消费合作社的范例。 〇新台币和人民币汇率约为4.3:1,新台币一元相当于人民币0…

阅读全文
前沿食农Posted on2021年5月24日2021年5月24日

合作经济在台湾:辨别真假合作社

本课老师:陈郁玲   2006年加入台湾主妇联盟消费合作社成为社员,2011年入职合作社。负责门市的站务工作,三个月后进入组织课,负责组织社员和工作人员方面的工作,数月后担任台南分社课长。2017-2…

阅读全文
小农故事Posted on2021年5月24日2021年5月24日

版纳:孔明山|古茶山上的年轻人(一)

第一次见到单伟,是在一次农业游学活动上,我们一起去拜访宜春的返乡青年。听说他在西双版纳种了三年茶,早就存下去拜访的心愿。后来喝了他种的茶,又听朋友说起去茶山拜访他的故事,好奇心就更重了。没料到两年后才…

阅读全文
小农故事Posted on2021年2月8日2021年2月8日

会种蘑菇了,然后呢?小农户如何参与价值链

食通社说 在上一篇文章中,李舒萌介绍了宁夏西海固的三个扶贫项目,分别是大棚蔬菜种植、散户养牛、合作社养鸡。在这样的产业扶贫项目中,小农户的位置到底在哪里?当有外来资源和资金进入社区时,如何安排才能让小…

阅读全文
小农故事Posted on2021年2月4日2021年2月4日

和《山海情》不一样的西海固扶贫故事

食通社说 位于宁夏南部的“西海固”(即西吉、海原和固原)地区,上个世纪70年代被联合国称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 ,一度成为“贫困”的代名词。最近,热播的主旋律剧《山海情》和院线纪录片《棒!…

阅读全文
小农故事Posted on2021年1月25日2021年1月25日

小农保育老品种,为何不可替代?

文|孙秀才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介绍了自己在跨国农企从事种子的工作,也对他们选种育种的精准性、从种子开始打造产业链的高瞻远瞩表达了钦佩。 那这是否意味着,种子的工作只能由科学家、大企业这样的“专业人士”…

阅读全文
小农故事Posted on2021年1月24日2021年1月24日

良种、良法、良技,从种子到产业链的思考

食通社说 在上一篇文章中,孙秀才分享了他父亲作为农村经纪人和农民、种子企业打交道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80年代以来,我国种子行业从国营到私企的转型。作为这个系列的第二篇,作者将和我们分享了他进入种子和农…

阅读全文
小农故事Posted on2021年1月24日2021年1月24日

在父亲身上,我看到了中国种业30年的缩影

文|孙秀才 我是一个生在东北农村土种子家庭的80后,因为我父亲(55年生人)一辈子就是搞种子繁育的。他大部分时间给种子公司制种,也搞一些小作物种子经营。说白了,他的角色就是农村经纪人,靠繁育种子养活一…

阅读全文
未分类Posted on2021年1月12日2021年1月12日

用来自土地的食谱挥别2020吧!

即将过去的2020年,让总爱在路上、在田野的食通社有些不知所措。 上半年基本无法出京,京郊各村也严格封锁,食通社的同事们只能加入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共同购买,无论是参与打包分菜,还是定菜买菜,每周一次的…

阅读全文
前沿食农Posted on2020年8月12日2020年8月12日

濒危的松茸,能实现可持续采集吗?

食通社说 在吃货眼里,松茸是餐桌一年一期的美味; 在环保主义者看来,松茸是濒于灭绝的物种; 对采茸人而言,松茸是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一家老小的生计,是孩子上学、大人看病和房子翻新的指望。 乍一看,这…

阅读全文
前沿食农Posted on2020年8月9日2020年8月9日

和菌子一样“野”的产业链条,正在破坏野生菌的生产环境

文|林缅伊 虽然很多省份都产野生菌,但全国市场上的野生菌近七成来自云南。 云南在气候上四季并不分明,但旱、雨季却分明得很。这个天然的温室,以及充足的雨水,为野生菌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加上云南省内九成…

阅读全文
小农故事Posted on2020年7月31日2020年7月31日

人给水出路,水给人活路——洞庭湖畔的抗洪故事

文|张胜 我是一个出生成长在洞庭湖畔西畔山洲的80后,外出求学就业离家十数载。今年连续的雨天使得长江和洞庭湖的水位猛涨,几乎到了1996年的高度。我的父亲看着家边上被洪水没过的大堤,感慨地对我说:“如…

阅读全文

文章导航

Previous Page Page 1 … Page 24 Page 25 Page 26 … Page 33 Next Page

食通社是一个可持续食物与农业的知识、信息和写作社区,由一群长期从事农业和食物实践及研究的伙伴们共同发起和管理。我们相信,让消费者了解食物的来源,为生态农业从业者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和社会环境,我们的食物体系才能做到健康、美味、可持续。

Foodthink is a Beijing-based non-profit dedicated to improving communication, knowledge, and expertise sharing around sustainable food systems.

分类

  • 前沿食农
  • 劳动行
  • 小农故事
  • 未分类
  • 联禾计划
  • 节气餐桌
  • 食书食影
  • 食学讲座
  • 食日谈
  • 食物观察
  • 食物课程

联系我们 Contact

Email: zeen@foodthink.cn

微信公众号:

  • 豆瓣
  • 喜马拉雅
  • 新浪微博
  • 小宇宙

其他操作

  • 登录
  • 条目 feed
  • 评论 feed
  • WordPress.org
© Copyright 2017 – 2023食通社 Foodthink
Allium Theme by TemplateLens ⋅ Powered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