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珠穆沁草原,见识真正的牧民生活

一、乌珠穆沁羊评选会

过去一年,我参加了《游牧的智慧》读书会,也没少吃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卖的羔羊肉,因此知道了东乌珠穆沁旗这个地名,和生活在那里的牧民都兰。

9月有机会去内蒙时,我便想去他们家拜访。都兰说很乐意接待我,而且我抵达的那天,正好是额吉淖尔镇一年一度的乌珠穆沁羊评选会,我们索性就约在大会现场见面。

●评选会在哈日高壁嘎查的牧民合作社举行,图中右二拍照者就是都兰。

为了这次评选会,他早上4点多就起床了。不过他并没有带羊来参赛,作为曾经的副嘎查长(嘎查相当于农区的“村”),他这次是专程来为牧户颁奖的。

我到现场时刚过正午,远远就看见畜栏里羊只踏起的尘土,栏边则围满了牧民,他们大都穿着做工精美、颜色亮丽的传统蒙古袍,非常好看。我不懂蒙语,却被牧民们有说有笑的气氛所感染,四处打量观望,只觉得一切都新鲜。

●经技术人员评定后,牧民要把获得名次的羊赶到红毯前等待颁奖。评选会类别共有7个:成年种公羊、母羊、育成种公羊、母羊、种公羔羊、成年种公白山羊、母山羊。

读《游牧的智慧》时,我第一次听说乌珠穆沁羊。作者舒泥在内蒙古牧区的调研中发现,畜牧局更愿意推广国外引进的高产畜种。但这些牲畜往往很难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不仅让“高产”大打折扣,还会增加牧民的饲料成本和劳动投入。

那为什么不发展适应性好的本地畜种呢?书里也提到了乌珠穆沁羊的成功案例。东乌旗当地牧民和畜牧局共同努力保存并推广了乌珠穆沁种公羊。

●乌珠穆沁羊的特点就是体大肉多,脂尾重。

耐寒、适宜四季放牧的乌珠穆沁羊商品表现好,优质的种公羊也销往各个牧区,一只种公羊的价格能达到普通肉羊的2-3倍。当地政府组织评选会来奖励繁育出良种的牧民,也就不足为奇了 。

●获奖牧民和颁奖嘉宾合影。一等奖奖金为800元,在羊价不高的年份,相当于一头肉羊的价格。

颁奖仪式结束后,都兰冲我招招手,示意可以回家了,我立刻加快步子,和他往停车场的方向走去。想到很快就能吃到乌珠穆沁羊,顿觉腹中空空,有些迫不及待了。

二、羔羊还是母羊?

迎接我的果然是一大盘羊肉。

听说家里要来客人,都兰的爱人巴木前一天就用大锅煮好了羊肉。她招呼我坐下,从冰箱里端出羊肉,教我用刀削成小块,和奶豆腐一起泡在热奶茶里慢慢吃。我还是第一次尝试这样的吃法。

手把肉的味道并不惊艳,只加盐的调味方式堪称朴素,但没有什么比这更能凸显乌珠穆沁羊的本味了。我很快就适应了这种带点奶香的肉味,忍不住想多吃几口。

手把肉的口感也和平时吃的羊肉很不一样,更有嚼劲。我问都兰这是什么羊,原来是老了的母羊。“我们不吃羔羊”,他又补充了一句。

就像藏区牧民不吃幼年牦牛一样,蒙古族牧民不吃羔羊的传统也由来已久。

人类学家王明珂在考察游牧族群的历史时指出,“以畜肉为主食对一个家庭游牧生产单位来说,在人力运用与草场资源之获得上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学会如何‘吃利息(乳)’,并尽量避免‘吃本金(肉)’,游牧经济才得以成立。”

他进一步解释道:在传统游牧经济中,为应对多发的自然灾害,最理想的情况是保持最大数量的畜产。

●都兰家的羊群回来饮水。

初生羔羊是更新畜群的重要资源,牧民绝不会轻易宰杀食用,而会优先选择羯羊或被淘汰的基础母羊来吃,比如都兰家用来招待我的,就是一头已经生育过6、7胎的母羊。

牧民不吃羔羊,但牧区以外的消费者却偏爱鲜嫩的羔羊肉。在市场的影响下,普通牧民家庭每年出栏一两百头羔羊很正常。

不过,这并不代表牧民的净收入很高。相反,因为收入来源越来越单一,不断增加的各项开支在倒逼着牧民多出栏羔羊。

●上:把羊从草场上赶回来,分出待售的羔羊;下:赶羊。

我到都兰家的第二天,刚好赶上卖羊。他们全家齐上阵,把头天分出来的羊羔往车上赶。巴木姐不知从哪掏出几块奶豆腐,绕着大车走了几圈,嘴里念的是我听不懂的蒙语祷词。卖羊固然意味着生计和收入,可牧民心里是否也有一丝无奈呢?

三、“利息”的吃法

和手把肉一起泡奶茶吃的,还有都兰家自制的两种奶豆腐。生奶豆腐更接近生牛乳味,熟奶豆腐则散发着微酸的发酵香味,颜色也更深。

我好奇地凑在巴木姐跟前盘问。看我将懂不懂的样子,她提议道:“你明早跟我去挤奶吧。”

我喝完最后一口奶茶,爽快地答应了。

在牧区,一个普通的六口之家每天喝奶茶、吃奶豆腐,总共需要多少牛奶呢?第二天早上,拴在栏边的4对奶牛给了我答案。

都兰家的60多头牛全都在草场上放养,轮流挤奶。只要每天傍晚把4头牛犊赶回畜栏,到了第二天,母牛就会乖乖过来喂奶。这时先拴住母牛,给小牛喝上几口,巴木姐就挽起袖子,准备挤奶了。

●都兰的母亲在挤奶。

她们灵活的手指一上一下地飞快挤着,看起来毫不费力。巴木姐让我也试试。可我一上手,先是劲没使对地方,不出奶,挤奶的速度也跟不上,感觉母牛不耐烦地摆了摆尾巴。巴木姐笑着接过去继续挤,不一会儿就挤满了一大桶,上面还飘着丰富的泡沫。

新鲜牛奶不易储存,但牧民们想出了各种聪明的办法把它做成奶食品,比如味道浓郁的奶皮子。

巴木姐把刚提回来的牛奶倒进大锅,再用粪砖烧火煮开。锅里咕嘟咕嘟冒起小泡,屋子盈满了奶香味,我问什么时候能吃上奶皮。结果她答:“明早就可以了。”

做一张奶皮子竟然需要一整天!原来鲜奶烧开放凉,只有薄薄的一层奶皮。这个过程必须反复多次,才能结出厚实的奶皮子,这几斤牛奶的油脂和奶蛋白都汇聚在这里了,难怪这么好吃。

取出奶皮子,锅里剩下的牛奶倒进木桶后发酵就是做熟奶豆腐的原料。这个过程更复杂费工。

为了让牛奶充分发酵,牧民还会借助机器,用木槌反复搅拌捶打。我看了看机器上的总示数,有30000次那么多,不免惊叹一声:那没有机器的时候,做奶豆腐得花多少力气呀。

巴木姐点点头,“是啊,我们小时候都是用手打的。兄弟姐妹多嘛,那就每人打500下。”

发酵好的奶还要再煮一遍,煮至粘稠就可以装进纱布,压到大石头下面等待成型。切成小条后自然风干,就是最后一道工序了。

晚上围坐着喝奶茶时,我望向碗里的奶豆腐,心里说不出的珍惜和感恩。

四、牧区的下一代

第三天,我跟巴木姐去了他们在旗里的家,因为两个孩子就快开学了。

自1990年代开始,“撤点并校”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内蒙古自治区也不例外。巴木姐是在苏木(相当于农区的“镇”)念的小学,但到了她孩子这一代,基本上都要去旗里读书了。所以他们在旗里买了房子,过起了每周往返牧区的陪读生活。

●巴木和都兰的小女儿恩和图拉带我上干草堆玩。

我问巴木姐,你希望孩子们将来去城市里生活,还是回牧区?

她顿了顿,说:“那还是回来好吧。现在外面的工作也不好找,花钱的地方也多,还是回来好吧。”

这并不是个意料之外的回答,却让我琢磨了好几天。在传统小农普遍破产、农村人口城镇化的趋势下,农民的孩子可以“选择”留在农村以务农为生吗?

即便是从事生态农业的返乡青年和新农人,也总会出于谨慎或负责的心态,给想要入行的年轻人泼泼冷水:农业是个坑啊。技术、管理、市场、前期投入,任何一环掉了链子,都可能只赔不赚。

虽然这几十年来,牧区的生产经营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网围栏确认了草场的边界和所有权,消费端的现代化导致开支不断增加,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政策给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重重挑战……但对牧民来说,回来养牧依然是一种生计选择。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乌珠穆沁羊评选会上见到的牧民,和他们身上那种自豪感。如果十几年后再去东乌旗,我还会看到同样的场景吗?

●都兰带着恩和图拉骑马。摄影:舒泥

五、尾 声

回到北京后的一天,我和同事约在农夫市集的社区店见面,忽然听到有人说,羊肉到了!我兴奋地拍照发给都兰,这些羊排和羊肉卷,应该就来自我帮忙赶上车的那群羊吧。

我拿起一包羊排,心情却有些复杂。但想到那些羊羔能在草场上自在地吃草,被都兰一家悉心照料,倒是比那些圈养的饲料羊幸福多了。

这些环保又美味的羊肉,让都兰一家的生计、文化和生活有了保障,也促成了人与食物、人与自然、动物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良性循环。

如果做不到吃素,那就做一个少吃肉、吃好肉,尊重动物和生产者的杂食者吧。

食通社作者 | 泽恩

食通社编辑,在西北县城长大,一个不折不扣的城市人,但相信乡与农的价值。

如无说明图片均由作者拍摄

编辑:天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