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还会有菜市场吗?|食日谈播客006

上海三角地菜市场。图:高尔强

菜市场正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吗?

作为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公共服务设施,菜市场似乎越来越远离我们的生活。人们的消费习惯在改变,超市、电商、外卖,都在分流菜市场的客流。而大城市中的菜市场也越来越少,即使它在媒体上偶尔出现,也大多和关停、改造相关。

从创办之初,食通社就一直在关注买菜这件事:

编辑部每到一地就会去本地菜市场探访,在豆瓣上建立了多个菜市场相册;2018年和澎湃市政厅合作开展了北京菜市场调研,发表了两篇文章《为谁存在?为谁消失?》《为谁改造?为谁升级?》

分析了北京网红菜市场中营销活动背后的经济学谬论,《逛菜场遇见网红经济学家,吓得我不敢吃白萝卜和红萝卜了》

邀请在上海菜市场长大的姑娘分享了她和父母以及各路菜贩的故事,《在上海菜场里长大的女孩,为这些摊主拍下了肖像》

借由美国农夫市集上的故事,理解美国农业和农民,《农民老凯|美国农夫市集笔记》

通过香港街市的变迁,看透城市地产发展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菜市场里看香港》

介绍了英国农夫市集为什么在疫情期间经历多次封城依然对外服务,《三次封城都没封它,伦敦农夫市集到底好在哪?》

在2020年疫情刚刚席卷全球之时,食通社的编辑天乐也接受BBC电台的采访,解释为什么菜市场在中国至关重要,关闭菜市场并不是消除疫情的解决之道;

2021年,研究菜市场的人类学家皮蛋老师在食通社撰写了两篇文章,回顾了菜市场的历史,也展望了它的未来。

本期食通社的播客食日谈节目里,我们将和为食通社贡献过多篇菜市场研究文章的作者:人类学家钟淑如(“皮蛋”)老师以及自由撰稿人任其然一起,先去逛了一个号称广州最贵的菜市场,然后坐下来聊了聊:

  • 中国各地菜市场有何异同?
  • 菜市场改造为什么会越改越不方便?
  • 菜贩的工作是怎样的?
  • 又便宜种类又多的菜品依靠的是怎样的供应链?
  • 如果没有菜市场,我们的食物和生活可能变成什么样?

本/期/嘉/宾

皮蛋

就职于中山大学,研究菜市场的人类学家。曾经的菜市场打工人,当下喜欢到菜市场买猪杂的学术搬砖工。

任其然

自由撰稿人,曾任文化记者和国际新闻编辑。嘴上强调食材和风土,但实践中已经适应了被工业化饮食统治的一日三餐。

本/期/主/播

王昊

食通社编辑。每周买菜的厨房爱好者,但还是摸不清的菜市场门道的小白。

时/间/轴

广州侨怡苑菜市场的现场音:南方菜市场摊主帮忙剁鸡指甲、烧鸭毛、起鱼片的精细服务震惊北京人一整年0:17

菜市场升级、联名、网红化,当地社区居民怎么看?05:13

北京的三源里菜市场:特殊区位下有特殊功能的菜市场 05:53

从菜市场看城市的“士绅化”变迁 07:21

谁在菜市场买菜?菜市场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吗?其他渠道的消费体验有何不同?12:29

疫情里骑车几公里去新发地买菜的老人家 13:32

皮蛋老师在海南菜市场工作的经历:当鱼贩子太辛苦了 17:40

一棵蔬菜,如何从地头运到菜市场?24:43

数据显示,年轻人可能连超市都不去了。再换个角度想,年轻人有空好好吃一顿饭吗?34:51

菜市场早就有“预制菜”,在广州给你剁肉饼的商家还让你买点香菇马蹄一起加进去 37:48

罐头、不知来历的冻肉、最便宜的青菜……当饮食只是为了生存,菜市场会变成怎样?39:33

当质量统一稳定的超市菜比菜市场还便宜,我们为什么还要去菜市场?41:06

与其把菜市场 “浪漫化”,不如亲身深入其中42:43

广州菜市场。摊位上细分出不同种类的姜和菜心。图:天乐
上海平行关路菜市场的水果摊。图:高尔强
去年和Prada举办活动的上海乌中路菜市场。图:高尔强
疫情前,凌晨的新发地菜市场。图:松木

点击此处,收听本期节目

扫描下方二维码

在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荔枝 | Apple播客

订阅「食日谈」播客

欢迎在各播客平台评论区留言,我们会不定期回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食通君微信小号,备注“食日谈”,进入播客听众交流群。

播客创作团队

节目策划:王昊

制作:晓晶

播客封面图摄影:高尔强

封面设计:万琳

音乐:岜农

联络邮箱:xiaojing@foodthink.c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