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企业的“洗绿”糖衣炮弹,NGO如何自处?|食日谈 Vol.46
近期,关于平台态度松动,表示要为外卖员缴纳社保一事引发热议。此举能让多少外卖员受益,是否切实改善外卖员的工作境况,我们拭目以待。
在食通社最新一期播客《食日谈》中,我们则从外卖带来的环境问题——巨量一次性塑料垃圾——出发,严肃认真地谈一谈环保组织和企业互动的过程中,面临哪些挑战和抉择。
之所以有这期节目,是因为我们发现,制造出大量一次性外卖塑料垃圾的美团,开始给做减塑的环保组织发钱了。


我们不由担心,这是否会影响倡导垃圾减量、反对一次性塑料使用的环保组织的独立性和工作逻辑。我们也希望从食农领域切入,借此来探讨制造各种环境和社会问题的企业,与试图解决这些问题的公益组织,以及他们与政府、媒体和公众之间的复杂关系。
- 污染企业为什么会资助环保组织?
- 公益组织可以采取什么手段保护环境、维护社会公正?政府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公众如何去理解这些角色?
- 企业除了出于收买的目的来资助NGO,还有哪些手段影响NGO?
- 它们还有哪些舆论公关、政府公关的手段?
- 随着环保议题愈发复杂,公益组织如何面对这种局面?在有(潜在)资助关系时,如何处理这些利益冲突?
- 公益组织筹款有伦理吗?国内外对此有哪些讨论、案例和原则?
- 公益组织和媒体可以如何帮助公众理解食农领域的复杂性,识破企业洗绿的宣传,做出正确的选择
本/期/嘉/宾
孙珊
生态实践者,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之一。2015年开始种地,体验土地、农耕、食物、生态,以及自给自足(Homesteading)的生活。现居加拿大,开办“蕺菜园生态农场(Chi Garden)与发酵厨房”。2024年和2022年分别参加了在哥伦比亚和蒙特利尔举办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6和15次缔约方大会。

环境领域的自由撰稿人。他从2004年开始从事环境保护倡导相关工作并曾担任国际环保机构负责人。他长期关注中国环境治理议题并为多家媒体撰写分析和评论。他的新书《追寻绿色中国》(In Search of Green China)将于近期出版。
本/期/主/播
天乐
食通社创始编辑,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召集人。
时/间/轴
06:29 企业如何开始介入议题,维护自己的利益?NGO又应该如何应对?
08:18 “虚假解决方案”大行其道
09:07 3000多个企业参加全球生物多样性峰会,这意味着什么?
13:44 环保组织应不应该有气节?为什么会出现吃软饭、拿黑钱的现象?
15:13 外卖平台的“绿色选择”真的减塑了吗?
17:00 20年前的金光纸业环保风波与民间环保组织的今昔变化
22:28 公益组织“与狼共舞”,节奏谁来定?
26:12 公益组织的发展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匹配
28:53 房间里的大象
30:01 公益组织和企业在国际上如何博弈
32:09 谁来代表公共利益?
34:22 洗绿洗出了50 shades of green
35:52 公益组织应该跟谁站在一起?
37:23 AI和算法
39:07 媒体的角色:《南方周末》的漂绿榜和无处不在的软文
41:40 雀巢配方奶粉丑闻
45:44 把政府告上法庭,反对黄金大米的菲律宾人在捍卫什么?
48:00 企业与NGO在公平贸易、有机认证等方面的博弈及NGO使命
57:20 预告天杰的新书《追寻绿色中国》(In Search of Green China)
– 本次讨论中提到的内容 –
► 外卖盒一天堆出770座珠峰,垃圾年价值20亿,社会成本谁承担?
► 中国的环保NGO是否应该向福特汽车环保奖说不?https://www.chinadevelopmentbrief.org.cn/news/detail/10216.html
► 金光纸业风波,地球村创始人宣布退出中华环保联合会:
https://finance.sina.cn/sa/2007-05-01/detail-ikftssap0931851.d.html
扫描下方二维码
在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荔枝 | Apple播客
订阅「食日谈」播客
欢迎在各播客平台评论区留言,我们会不定期回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食通君微信小号,备注“食日谈”,进入播客听众交流群。
*本期封面使用AI工具制作
音乐:岜农
策划:晓晶
制作:小葡萄
编辑:天乐
联络邮箱:xiaojing@foodthin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