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记者会上,国家卫健委提出要实施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行动,引导全社会养成重视体重、科学饮食与锻炼的习惯,科学减重,健康生活。 每个人都应该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但减肥并不只…
食通社说 有没有那么一刻,你突然不想再吃外卖了? 3月1日,食通社新栏目“吃点好的”发起了征集「100个不想吃外卖的时刻」,收到了很多读者来信。 作为一个不点外卖的编辑部,这些分享让我们感触颇深:对于…
打着“0元配送费,10元点外卖”旗号的美团“拼好饭”,因其低价策略,让不少打工人趋之若鹜。 尽管“便宜无好货”,人们不免担忧其中的食品安全问题,我自己也曾经因为拼了一份“牛油炒饭”而拉了两天肚子,但正…
将荞麦籽去壳碾磨成粉,混合小麦粉揉成面团,而后切制成细细长长的荞麦面,是日本最日常的食物之一。 在日语中,“荞麦”和“旁边”同音,“请给我荞麦面”就像“请陪在我身边”。因此,日本人搬家时送邻居的见面礼…
食通社说 今天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Be part of the plan)。 对普通人来讲,参与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吃!通过吃,我们既能领略生物多样性带来的美好…
去内蒙古草原旅游过的朋友,对热气腾腾的咸奶茶和蒙古族特色奶食品一定不陌生。去年夏天,我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桑根达来镇田野调查期间,当地牧户也总是用这些美食来款待我。 起初,我难以接受奶食特殊的发酵…
食通社说 “明前茶,贵如金。”每年赶在清明前采摘制作的春茶往往价格不菲,对很多茶农来说意味着一年里最重要的收成。一旦遭遇极端天气减产,采摘和市场周期极短的明前茶会带来难以承受的损失。 今年春茶季,贵州…
食通社说 今年10月,食通社联合全国数十家农夫市集、生态农场、发酵食物匠人、餐厅、出版机构、公益组织等多家共创方,共同发起了“酵醒生活节”。11月,我们围绕桑多尔·卡茨的《发酵圣经》举办了4期读书会,…
食通社说 今年8月初,黑龙江五常遭遇了罕见的暴雨与洪灾,当地250万亩农田中有约40%被淹没。 洪灾两个月后,直播电商中却出现了销售五常大米的主播,以丰收的田野为背景,告诉消费者灾情并不严重,可以放心…
“黄鱼一上,黄金万两。”野生大黄鱼是浙江上海传统的席面菜、口彩菜。在中国的海岸线上,或许没有任何鱼比大黄鱼的命运更加跌宕起伏。 今年10月,我在福建宁德目睹了一场大黄鱼夜捕。 夜捕是为了迎合市场对通体…
食通社说 正在广州参加丰年庆的编辑部12月3日(周日)10:30会主持一场关于预制菜和土食材的讨论。嘉宾之一的豆豆是一位以自制预制菜闻名的厨房达人。她和大家分享了自制预制菜的心路历程和保姆级攻略。如果…
你吃过酸面包吗? 市售的酸面包通常使用分离出来的纯度较高的酵母,这可以加快面包的制作速度,让成品质量更稳定。但这些优点却牺牲了其他传统混合菌种更具特色的风味、质地和口感。 事实上,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
一、缘起 2018年,我在香港新界一个随时要被拆除的散村里,用刚从朋友那拿来的一罐发酵面糊糊,烤了我自己的第一个酸面包。现在回想起来,它其实没怎么发酵好,简直不能叫面包,可能叫“酸种大饼”更符合它的质…
食通社说 食通社举办过多期有关发酵的读书会,在选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国外吃货圈子里大火的发酵文化,怎么在国内还没有火起来?这也是本文中几位从事发酵出版的工作者的看法:中国拥有如此丰富的发酵手艺和文化,…
食通社说 酸辣椒是中国传统发酵美食,尤其盛行于南方地区。各地的酸辣椒都有其独特风味,所用辅料也稍有不同,但做法和发酵原理大体一致:利用盐为乳酸菌制造优势环境,分解辣椒中的糖分。没错,酸辣椒中酸味的来源…
搬来恶人谷两年多,每年花在田里的人工和农家肥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请来帮忙做事的当地人经常忍不住替我算账,说这样种出来的东西比买的贵太多。就是呀,所以我才不敢买嘛!劝人的,原本是要劝我买,不必花钱受累自…
食通社说 奶酪是一种非常传统的发酵食物。在工业革命实现奶酪量产之前,绝大部分奶酪都由农场和小生产者手工自制,奶酪的风味与生乳生产的季节、气候和生产方式息息相关,也因为奶酪匠人独特的制作方法呈现出多样而…
恶人谷的吃货观系列第一回里说到,白露一锅汤,十样食材、九种自产。我以“自给自足”为恶人谷谷生理想,貌似自给率高达90%,但是,不要忘了还有一句话:行百里者半九十。小小苹果,硬是成了奔赴理想道路上的拦路…
在云南,每年的菌季都会有一场“中毒”般的群体狂欢(没错是野生菌的那个“毒”)。而这些年随着野生菌的出省“出圈”,每年似乎总会有一出意料之外的大戏,搅动云南野生菌市场,影响着从采集者到餐厅老板等链条上的…